“特区要办得更好”,“学赶”要标准更高

“特区要办得更好”,“学赶”要标准更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伟大奇迹、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就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提出要求。

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

去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有关工作。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深圳前海片区景色。新华社照片

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使命在肩,步履铿锵。就在10月11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的消息刷爆了深圳人的朋友圈,这是党中央给深圳送上的又一份重磅政策礼包。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特区踏上新征程。

漫步深圳街头,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脚步匆忙而有力;各类园区创业者正与世界每个角落发生链接,开发商机。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处处洋溢着创新创造创意的激情。

深圳收获重磅政策“礼包”:

向体制机制的“无人区”和“深水区”率先挺进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

40年来,深圳凭借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以强大的实力和优异的成绩收获了肯定。

下一个40年,深圳的目标是什么?

在新起点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深圳正在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去年8月,深圳掀开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全新蓝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五位一体”战略定位,深圳活力喷涌。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这份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获批,不仅意味着一年来深圳先行示范区工作得到中央充分认可,更意味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统筹谋划,决意让深圳以新的改革方式,向体制机制的“无人区”和“深水区”率先挺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用“四句话”总结了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这是发挥好深圳在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也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宣示。

方案明确,2020年,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围绕六大改革领域,方案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方案针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如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等。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根据方案,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等。

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以规则衔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一系列开放举措备受关注。

青岛如何“共振”:

放大谋事坐标,不断增强开放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勇立潮头、踏浪前行。

深圳和青岛,一个在南海之畔,一个在黄海之滨。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城市,一个正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路上奋力奔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召开鸣响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第一枪”。在这一历史节点上,青岛如何开启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

9月27日,根据青岛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安排,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三述”成果汇报会暨市委常委会“三述”会议在市委党校举行,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更好认清和把握开放大势,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切实提高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动青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上提出,要学深悟透开放的理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述,拓宽开放视野,放大谋事坐标,不断增强开放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吃透开放的政策,认真梳理研究自贸试验区、自贸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持续提升研究政策、把握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要广泛借鉴开放的典型,通过“解剖麻雀”,学习吸收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经验做法,积极培育挖掘本地开放典型,讲好青岛开放的故事。

目前,青岛第四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正在深圳学思践悟,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训干部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可以零距离体悟深圳经验。在体悟实训干部张文献看来,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内外环境的复杂程度、深层次改革的艰巨程度,绝不亚于40年前,改革越到攻坚期和深水区,越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去“闯”,去啃硬骨头、涉险滩。庆祝大会绝不是让深圳歇歇脚松口气,而是激励深圳勇于再出发探新路。

青岛肩负着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国之重任,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开放是青岛的最大优势,是青岛的底色和城市基因。

“当前青岛正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历史性地站在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正是我们应该学赶的地方。” 体悟实训干部张文献表示。

体悟实训干部朱洪杰认为,深圳特区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较好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政府“无事不扰”。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进一步优化市场化发展环境、推动投融资和财政税务管理改革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青岛来说,需要深入学习借鉴深圳市场化发展经验,更多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来支持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比如,在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方面,可以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经验,通过组建引导基金等市场化方式来支持半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及产业协同发展。

当下的青岛,以深圳为师,与深圳赛跑,以开放活力激发创新改革动力,正奋力开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深圳记者 梁 超)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