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快评 | 一块绿色的“天幕”

新技术正在加速改变传统建筑业的作业模式。正在施工的辽阳路快速路(福州路-海尔路段)地道匝道项目中,一块巨大的移动“天幕”,将施工产生的扬尘、弧光和噪音都“关了起来”。紧靠施工现场的恒苑小区居民王先生高兴地说:“我们在家基本上听不到施工的声音。”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大受市民欢迎。但一直以来,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往往带来大量粉尘、噪音等,有时难免会给附近居民带来烦恼。而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可以有效破解传统作业的“顽疾”。比如,辽阳路快速路地道匝道上方的移动“天幕”,就是利用钢结构支架撑开的防尘网,把整个基坑严严实实遮挡起来,再结合自动喷淋系统,为项目建设撑起“绿色保护伞”。

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升级,是行业发展所需,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在“双碳”背景下,新技术、新材料将成为实现城市绿色更新的有力武器,推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比如,提前通车的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主线桥,其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手段,将原来工程建设的串联施工变为并联施工,在现场做桩基础施工的同时,后方梁场同步生产路桥构件。这样一来,不仅缩短了工期,还减少了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和环境污染,提高了建筑安全系数和质量。这样的工程不仅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提升了城市运行的效率。

建设“人民城市”,需要面向未来,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要厚植为民理念,从“为民、便民、利民”维度出发,千方百计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中不仅包括在建设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也包括在前期规划与后期治理中,多站在市民的角度去谋划和推进工作。长远来看,建筑业发展趋势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应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聚焦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且通过更精细的举措、更暖心的服务,让城市更宜居、让人民更幸福。

察细微处、关枝叶情。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座城市正通过越来越多的动人细节,用心铺展“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画卷,让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鞠培霞)

责任编辑:臧婷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