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号
生活“脑洞”进课堂 高中物理课现在这样上

  “土豆真的可以给手机、吹风筒供电吗?”生活场景中的一个“脑洞”,成为了高中物理课的“开场白”,这是近日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学科青岛教研基地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中,青岛二中物理教师闫彩霞开出的“示范课”。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14年,青岛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尝试将情境化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如今“无情境不物理”已成为青岛高中物理教师的共识,青岛的高中物理课堂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用“短视频”解决物理枯燥难题

  基地负责人、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刘林介绍,在山东新高考模式下,选了物理高考填志愿时便可以填报95%左右的专业,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又“吓退”了一大批学生,导致物理的选科意愿不强。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刘林及团队找到了“微视频+情境教学”的方法。“学生觉得物理很枯燥,学不好甚至排斥物理,问题多数出在真实情境的体验,尤其是实验教学上。”她表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学生的体验至关重要。而实验教学做得不好,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另一方面是物理实验的客观条件受限制。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翻转课堂微课比赛给刘林团队带来了新思路。“当时青岛二中一位生物老师拿了一等奖,我特地去看了这个课,觉得特别好玩。”刘林立刻想到微视频应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手段。刘林及团队便开始尝试录制实验的微视频。经过近8年的逐步探索和点滴积累,刘林带着全市物理教师已经建立起了青岛市物理学科特色的微视频资源库。在这个过程中,以微视频为载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方式在青岛学生身上成为可能。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研发了500余个微视频,并通过“青岛高中物理教研”公众号推送。其中基于教材的微视频308个,为学生课前和课后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可能,此外还有适合特殊禀赋学生的微视频84个,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情境化试题的微视频110个,弥补实验教学微视频34个。


物理教师变身“视频剪刀手”

 “我们的老师太厉害了!老师们不仅懂物理,还会画画,会写花字,会做视频。很多视频都是用几个专业大软件才能做出来!”经过8年的探索,变身“视频剪刀手”的物理老师们越来越有创造力,在视频制作、教研集备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获得了快速成长。刘林介绍,他们曾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青岛使用的必修加选修140余节课,反响特别好。到了2019年新教材启用时,老师们又开始投入到新教材微视频的制作中。为了更好地把握新高考、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关系,同时为了更好地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刘林将教材进行拆解,让青年教师自愿领取微视频说课的任务。

  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也是教学观念转变的过程。青岛十九中物理教师吕晓不仅参与了微视频说课的过程,也积极参与了刘林发起的多场教研活动。现在,他对情境化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自己的物理课上,也更加注重导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青岛物理教学法”辐射全国

 与此同时,刘林团队也设计出了情境化教学的改进流程——“情境-探究-建模-应用-评价”,在2017年至2021年间150余次的全市教研活动中,经过磨课研讨,已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刘林团队设计出的情境化试题命制方法——“目标-情境-任务-评分-评估”,提高了教师命题、选题能力,改善了青岛习题教学的现状,并力争改变“机械刷题”现象。情境化教学及命制情境化试题的研究成果均被教育部录用,通过4次全国线上直播,影响力不断向全国辐射。

  2018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青岛高中物理学科夺得教育部青岛教研基地的桂冠。通过这个全国性平台,刘林团队倡导的教学理念开始在全国推广。2020年至2021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刘林承办4次高中物理情境化教学改进教研活动,情境教学理念和成果在全国推广。2018年至2021年,受省内外教育厅、地市教育局邀请,刘林团队做成果和经验推广活动达到百余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为观海新闻“观海号”平台发布,仅代表发布者和发布机构的观点,观海新闻仅提供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