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人书”讲述“大故事”,58岁教师创作连环画再现真实“城阳武工队”

近日,一套《城阳武工队的故事》(绘本)和《城阳武工队》(连环画)红色系列图书,在中小学校学生中悄然走红。缘于连环画中的抗日、解放战争故事均发生在70多年前的城阳、即墨一带,因此被城阳当地人称为“最鲜活的身边红色历史教科书”。昨天,早报记者采访了《城阳武工队》的作者邵为民。邵老师从事教育工作40年,其父亲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兵,因此对红色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怀。他根据《城阳武工队》的原型材料,历时一年多,走遍城阳、即墨20多个村庄,寻找武工队员的亲属,挖掘整理出近百个真实的战斗故事,建起武工队纪念馆的同时,首次以连环画和绘本的形式再现真实的城阳武工队,成为中小学生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载体。

还原“城阳武工队”英雄谱

受父亲的影响,邵为民老师对革命先辈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40年的教育经历,也让他在如何传承红色文化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进。 58岁的邵为民喜欢研究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并想方设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成为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生中传播传承。其中,挖掘整理70多年前的“城阳武工队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

“根据武工队队长李肇兰的自传《城阳武工队》,又通过走访武工队员的后人,还原了一部真实版的 《武工队》英雄谱形象。”邵为民介绍,他除了是一名老师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城阳党史研究中心党史、地方史专家组成员,这为他挖掘红色文化基因提供了有利条件。

去年,他在城阳区白云山学校筹建城阳武工队纪念馆时,发现现有的武工队人物记载资料十分缺乏,尤其是人物和故事的细节并不完善。于是,邵为民下决心,以现有的史料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通过实地走访当年武工队的后人,挖掘更加详实的抗日、解放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故事,以此丰富城阳武工队的史料,更好地将城阳红色文化基因保留下来。

走遍20多个村庄走访数百人

其实,从开始决定寻找“武工队员”之前,邵为民就已经被李肇兰这个传奇的“武工队长”所打动。让他更加感到意外的是,当他一步步深入村庄,寻找到当年武工队员后人的时候,一个个战斗英雄故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感人的细节让邵为民多次含泪完成走访和记录。

“走访工作基本上没有停歇,一年多时间,走遍了城阳和即墨20多个村庄,走访了数百人,拿到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整理丰富《城阳武工队故事》打下了基础。”邵为民说,让他最激动的是,在一年多的大量走访工作中,100多人的城阳武工队已经核实到了73人,其中16名烈士。根据他们后人的亲口描述,真实再现了这些武工队员的战斗事迹,作为新的补充,重新完善丰富了原来的史料。

李肇兰、江子岐、宫崇悦、张守武、田世革、江存秀……这些城阳武工队队员的名字,如今被镌刻在白云山学校的《城阳武工队》纪念馆里。每一名武工队队员身上都有许多感人的英勇战斗故事。城阳武工队的红色基因在这里深深埋下种子,一代代学生会听着他们的故事健康成长。 “除了原来的史料记载外,在这次走访中,许多人物和故事都是首次整理,在原文献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城阳武工队的史料,让大量的武工队员人物更加详实鲜活。 ”邵为民说。

整理出近百个英雄故事

“城阳武工队是一支英雄的地方武装,这支活跃在城阳及其周边的队伍,在异常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战斗力相当顽强的队伍。当年城阳武工队队员最多时达到100多名,现在通过挖掘已经找到了73名。”邵为民介绍,为了让城阳武工队这样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他尽量通过走访后人,寻找到更多的武工队员,记录下这些保卫青岛的英雄。

“巧袭缴枪、虎口拔牙、夜袭敌团部、激战桃杭村、马山探敌阵、奇袭前旺疃……”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武工队员在70多年后重新“复活”,成为一种红色精神,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完成走访后,邵为民整理出了近百个关于武工队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故事,许多故事细节常常让邵为民写着写着就潸然泪下。

“1948年6月上旬的一天,城阳武工队员张守武带着三名战士活捉一名敌军军官归队途中,与敌乡保队遭遇了,张守武中弹,右腿被打断。为了不连累战友,张守武命令战士押着俘虏赶快撤离,自己一人阻击敌人。张守武身中数弹,血流如注。他吃力地坐起来,在敌人包围过来时,将手榴弹压在身下,一声巨响与数名敌人同归于尽。这位优秀的城阳武工队队员为了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0岁……”邵为民说,他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含着泪完成的初稿。因为从采访到成稿都是亲自完成的,所以他对每一名武工队员的故事都很熟悉,还原了一部真实版的城阳“武工队故事”。每次在学校上红色文化课时,他在台上含着泪讲武工队员的故事,许多学生在台下流着泪听。

用连环画传承红色基因

“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传承红色文化,用连环画这种形式传播红色故事,不仅通俗易懂,也让更多学生通过连环画,把武工队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 ”邵为民介绍,《城阳武工队的故事》(绘本)是一本针对中小学生的红色育人读本,也是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绘本共有24个故事,1万多字,页面75页,每页配有彩图。故事内容是根据李肇兰的自传《城阳武工队》和通过采访武工队员的后人,以及收集民间关于城阳武工队的故事改编,真实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言通俗,便于学生阅读。而《城阳武工队》(连环画)是一套大型的连环画,共4册,281页。这本连环画语言简洁通俗,其绘画风格也力求接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人书”,为黑白画面,让中小学生有兴趣阅读,也让许多成年人找回儿时的记忆。

“城阳武工队(绘本)和(连环画),是邵老师在创建武工队红色纪念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真实人物故事创作出的更为详实的作品,这是一笔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作为参与城阳武工队连环画的编著者之一,城阳区白云山学校校长辛纬国介绍,学校将在育人基地中开设红色实践的课程、红色研学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城阳这片土地上寻找曾经的红色印记。邵为民说,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还在继续,目前他准备将“解放青岛”的历史,通过连环画和绘本的形式,讲给青岛的中小学生听。(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近百个故事讲述真实版“城阳武工队”。视频剪辑 刘宇航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