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定贫困村的“蝶变”升级,探访高密市谢家屯村脱贫致富的“秘诀”

       


        9月5日早上6点,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谢家屯村村民谢国平,就在自家梨园里采摘秋梨,忙得不亦乐乎。谢国平原先是村里的贫困户,守着2亩半薄田看天吃饭。“以前光靠种地,种点粮食吃饭,这几年村里发展果树种植业,我也种了10多亩,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心里特别高兴。”谢国平告诉记者。

走进谢家屯村,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农家庭院依次排开,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村入户,一幅美丽的多彩画卷徐徐展开。很难想象,这个村4年前还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全村230多人,有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如今,谢家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美丽新农村的“蝶变”升级。

谢家屯村地处丘陵地带,昔日的村民住着老房子,晴天尘土飞,雨天两脚泥,产业发展无门路,班子带富能力弱……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村党支部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打破制约脱贫致富的天然屏障。借助省级美丽乡村连片治理等奖补政策,多方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实施“五通十有”工程,对村内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安装自来水,打造农家书屋,建设集中居住区、文体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和环村小型湿地公园等,一个环境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靓姿初现。

发展产业和解决就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想彻底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就要在村民致富、经济发展上下功夫。谢家屯村及周边村庄主要以土豆种植为主,为解决土豆储存、销售难题,村“两委”经过调研,准备建设个冷库。“总投资是180万元,咱以37.24万元的上级扶贫资金为杠杆,带动企业帮扶60万元,部门帮扶20万元,剩余由区财政兜底。”胶河生态发展区南山社区书记、项目办主任张正阳介绍,冷库建成之后,不仅带动了谢家屯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土豆直接在家门口销售,全村土豆总收入达到65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谢国磊说,2016年,村里实现了贫困村摘帽,目前已经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土地空间大、农业基础好、生态底色足是我们村发展产业的三大优势。”谢国磊自豪地说。他们以调优粮果种植结构和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全力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变土地空间为发展红利,最终流转出500亩土地,规划建设了采摘园项目。通过举办梨花节及辐射带动,大力发展餐饮、旅游采摘、农品展销等果园经济和第三产业,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2.8万元,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今年,他们又多方筹措资金,开工建设了小型农田水利扶贫项目。高密市人社局驻谢家屯村第一书记乔光熙告诉记者:“从5月中旬入驻工地,预计九月底整修完成。这个项目完成后,可以给村里近600亩的土地灌溉带来方便。”

外表美了,“里子”也得美。在谢家屯村民眼中,村里的变化不仅来源于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和越来越鼓的腰包,还有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今年35岁的胡伟华是谢家屯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不久前,她悉心照顾身体不好的婆婆的行为被记入了村里的“道德银行”。在谢家屯村“道德银行”农户文明积分扣分统计表上,一笔笔“文明加扣分”的记录,让村民的日常行为跃然纸上。

村里今年3月份成立了“道德银行”,从原先的党员积分管理扩展到全体村民积分管理,根据家庭积分,今年以来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5户,“五好家庭”“最美儿媳”“好公婆”等10户,推动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潍坊日报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刘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