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辛苦了!青岛日报今日推出庆祝教师节专刊

青岛日报2020年9月10日6版

大数据晒晒教育“家底”,青岛3488所学校教职工近16万人

齐鲁名师名校长数量全省第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青岛市围绕深入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从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发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主体作用、为教师培训提供选择性、让乡村教师获得高水平培训机会等方面,推出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政策保障措施,促进了全市教师队伍梯队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 黎)

师德+师能为学生发展奠基

乘风破浪的青岛一中教育家团队

“名流创办,名家管理,名师执教,名人辈出”,作为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名校,青岛第一中学培育了无数英才,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兼具师德和师能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名校长所以更懂老师

一所好学校,要有一位好校长,而一位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学校的发展依靠于优秀校长的引领。青岛一中校长王先军从教23年,现为享受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2020年,王先军获得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青岛一中校长王先军在陪餐时与学生谈心。

身为全国思想政治优秀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省市德育先进工作者、青岛名师,王先军在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智慧、有干劲。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敬业爱岗的名师队伍。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名师百余人,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除了在顶层设计上培育教师,王先军亲力亲为,作为首批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将教育思想、教学技能与青年教师分享。工作室成员在他的指引下,纷纷成长为在教育理念、业务发展方面处于前沿位置、符合时代需求的名师。

学生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学生。王先军知道,只有把全校教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教职工才会把学校的发展揣在心中。在他的倡导下,学校为全校教职员工开设了健康课,为教职工子女建起了托管机构——“无忧中心”。充满人文关怀的“家文化”成为一中的独特品牌。

“优秀母亲”所以更爱学生

学校给了老师家一样的归属感,老师们也像对待家人一般,将温暖传递给学生。师德标兵、青岛市十大优秀母亲这两个称号在一中教师郭素萍身上完美地结合。郭素萍、王少朋是夫妻,也双双是一中的骨干教师,学生们亲切地叫他们“郭妈妈”、“王爸爸”。郭素萍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里学生住校,天凉了,郭素萍夫妇就会去查寝室,看看谁没换上厚棉被。班里曾有个男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郭素萍便偷偷在他的床头放上新衣服和新被褥。夫妻俩还为学生垫付学费、帮学生复习功课,让原本内向厌学的学生树立起人生理想,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这名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他和几名同学一起专门设立了账户资助生活有困难的高中学生。而郭素萍夫妇资助学生的钱已经有几万元。

一个周日,郭素萍接到学生妈妈的电话,称孩子离家出走了。她没有责怪只有担忧,马上给孩子发短信:“三顿饭都吃了吗?身上还有钱吗?还记得后黑板的字吗:只要太阳还升起,我们就有希望。”郭素萍买好了汉堡,在寒风中等候学生回来,一直到深夜。当她抱紧归来的孩子,家长握着她的手,眼泪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郭素萍始终坚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带给学生温暖,助他们前行。

名师带班所以更懂课程

青岛名师、一中老师尚青鲁是全国优秀辅导教师。从教23年,她一直担任一线美术教学工作。尚青鲁主张解放学生的头脑,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她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们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向“美”发展。尚青鲁所带的美术特长生成绩优异,多人被中央美院等优质院校录取。 

青岛名师、名班主任、一中老师张磊带着她班的“熊孩子”乘风破浪。她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语文知识课上解决,她在授课方式上下功夫,力争每节课生动有趣。得知高考延期,担心学生有情绪波动,张磊紧急召开网络班会,在共享屏幕上写道:“见证历史没啥,创造历史才酷!”在她的陪伴和鼓励下,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最高分685、平均分623的傲人成绩。

业务精湛、成绩优异、师德高尚、甘于奉献已经成为青岛一中教师队伍的鲜明特色,推动着一中这所百年老校在新时代迈出更坚定的前进步伐。(赵 黎)

塑师德、提师能,助推教师发展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锤炼强大教师队伍

学校专任教师18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5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高达87.6%;40余人获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栾林静、曲桂蓉两位专业教师先后成为齐鲁名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评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教师成绩可谓相当亮眼。塑师德、提师能,亮眼成绩单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奥秘呢?记者走进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全方位了解学校强大教师队伍的“养成记”。

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队伍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诲,受到老师的尊重,这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教师应该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为教师的言行学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9月4日,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以“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主题的教师座谈会在茶艺实训室内举行。各教研室13名教师代表,各抒己见,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学校校长孙洪传、党委书记袁有存共同参加,认真倾听,做好记录,时不时与老师们交流探讨育人新思路、新办法。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理工高级中学)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

实际上,这仅仅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冰山一角。学校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开展“大讨论、强培育、树典型”系列活动,以党建引领,让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阵地。学校每年都会围绕学校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师发展等展开全校性思想大讨论,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全面负责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与培养,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和新学期、教师节集体宣誓系列活动,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和操守。学校还创造性地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开展“清廉从教”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评选活动,表彰师德先进,选树典型引领,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提高专业素养,打造动车型教师团队

德、能相配才能全面发展。近年来,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厚植教师成长土壤,扎实开展了教师教育力提升“三个一”活动,每一位教师每年均要参与一项不同层级的课题研究,承担并开发一门以上课程授课任务,开设一堂校内信息化公开课,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研发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三种能力”。“三种能力”建设与教育教学督评、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紧密挂钩,更好激发了老师干事创业的内驱力。

教师更需要个性化成长。学校搭建起了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名师等多层次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实施“绿叶·星光”结对发展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培训成果转化工程,打造“动车型”教师团队,建立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记者注意到,学校还特别注重“三名工程”建设,现有青岛市名校长工作室1个,山东省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校级名师工作室4个,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学校校长、“齐鲁名校长”孙洪传站位高、视野广,更好地起到了“动车头”的作用,引领学校不断走向新高度。各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带动引领各个学科“动车组”快速提速、共同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王世锋) 

青岛日报2020年9月10日7版

入行“第一课”:争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青岛300名年轻教师宣誓承诺履行教师职责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9日讯  今天下午,市教育局在二中分校举行了2020年青岛市新教师宣誓仪式暨“最美教师”事迹报告会。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及部分区市学校约300名年轻教师代表,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郑重承诺履行教师职责。

新教师宣誓仪式。韩 星 摄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019年“齐鲁最美教师”孙一带领近300名教师集体宣誓,承诺争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会上,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青岛市“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共有40人获评“最美教师”,30人获评“教书育人楷模”。2018年青岛市“最美教师”、青岛二中袁音,2019年“齐鲁最美教师”、胶州市实验小学孙一,2020年青岛市“最美教师”、市北区乐安路幼儿园刘晓分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事迹报告。值得一提的是,3名教师均是“80后”年轻教师,从教约10年,已经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市教育局勉励年轻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与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坚定奉献教育的理想信念;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业务精湛的好老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 王世锋)

更多新闻:

青大附中成“名师制造基地”

青岛超银学校:聚焦师德师能 锻造“超人”教师

青岛日报2020年9月10日8版

教师节人物

青岛“支教岛”“岛主”李淑芳:

为20万乡村教师“启蒙”

到全国贫困地区累计送教下乡1450多次,近20万名乡村教师受益;举办乡村校长和教师跟岗研修180期,接纳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学员3000多名……青岛“支教岛”创办15年,一批批的乡村教师借助这个平台得到历练和升华。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支教岛”创始人李淑芳走到现在?她说,是教育的初心,是35年前乡村小学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让她勇往直前。

尴尬的第一课让她找到教育初心

1985年,即墨移风店乡(现移风店镇)后古城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李淑芳第一次踏上讲台。她刚刚从女子职高毕业,从未接受过师范培训,上讲台前忐忑地去找校长:“我不知道怎么教,能不能让我听听其他老师的课?”校长一口回绝:“人家初中毕业都能教,你高中毕业,怎么还教不了二年级?”班里26个孩子,瞪大眼睛打量着新来的老师。孩子们不知道,老师已经紧张得手心出汗。

李淑芳硬着头皮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二年级学生学习除法,12÷4=3,她会算,但不会讲。急中生智的她误打误撞开启了“翻转课堂”模式。她问学生,谁会做?不少学生举手。再问,谁会讲解?有一个学生举手。她马上把那个举手的女生叫上讲台,搬开讲桌,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女生在黑板上讲解的过程。“我至今记得那个女孩的名字,也记得第一课的尴尬。”李淑芳说,从此,钻研教学方法,为这群孩子做些什么,成为她的教育初心。

教师之家里“偷学”老师基本功

想要系统地学习教学方法,对一个乡村民办教师来说并不容易。1988年,李淑芳通过县里组织的培训,遇上了她的教育启蒙老师——青岛教育学院的高鸿秀。培训结束,李淑芳还是常往高鸿秀家跑,吸引她的除了高鸿秀的音乐课,还有“偷师”的机会。

高鸿秀来自教师之家,丈夫是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女儿也是老师。高鸿秀的丈夫会指导女儿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备课。“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这些教学经验,听他们父女的谈话,特别受益。”那之后,每次李淑芳上课,教室窗户外总是趴满了其他班的学生和老师。

老师的一点进步会给学生带来巨大改变。李淑芳带的班级从乡里排名垫底,一跃变成前三,甚至超过了乡里的中心小学。看着学生们逐渐变得自信开朗,李淑芳知道,自己必须继续学习。1989年,她考上师专,主修艺术教育。1991年毕业后,进入青岛基隆路小学任音乐老师。

李淑芳深切地感受到,城里学校和乡村小学的差别不是高楼或平房,而是在于教师队伍建设。1996年,通过公开招考李淑芳成为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的一员。让老师们都能得到专业培训,正是李淑芳的理想。一轮轮教师培训,各种教学研讨,几年十几年坚持下来,李淑芳和教育人一点点填平城乡教育的鸿沟。

捐出新房做“支教岛”培训老师

2004年,青岛结对帮扶曹县。在曹县的一所小学,李淑芳惊讶地看到,寒冬里学校用破塑料薄膜封窗,没生炉子,学生手冻得红肿。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共7个字,有2个是错别字。

李淑芳回到青岛后到处联系实训基地,请曹县老师到青岛来进修,培训免费,吃住免费。让她没想到的是,对方拒绝了,因为“没有资金不可为,职责分工不敢为”。最终曹县老师拗不过李淑芳的执着,2005年,曹县的校长带了几个老师半信半疑地来了青岛。那年,李淑芳自掏腰包4万元,创办了全国首个致力于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志愿者组织——支教岛。她的目标是联合一批富有爱心的人士形成合力反哺农村教育,通过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帮助农村孩子。最初,李淑芳借用进修学校的校舍和资源,随着人数越来越多,她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把新买的房子贡献出来,让来青培训的农村教师免费吃住。 

目前,山东曹县支教岛、云南红河县支教岛工作室、支教岛内蒙古敖汉旗工作站、贵州支教岛读写群、四川支教岛读写群等分部相继建立,李淑芳的梦想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伙人”。

一中退休老师姜铁容:

96岁仍为学生做标本

姜铁容。韩 星 摄

9月9日,96岁的姜铁容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散步。家住贵州路的他总是绕道去青岛一中,再去海边。在门口望望校园里活力四射的学生,看看忙碌的老师的身影,老人满足地露出笑容。姜铁容的教书生涯在青岛一中度过,即使1990年后退休在家,他也没放下曾经的教育梦想。他收集动植物,制成标本,并详细记录制作过程,为的是把标本送给学校,给老师学生们作教具。

60年前他就把课堂搬到海滩上

1925年出生的姜铁容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他原本入选了政府部门职员。“1949年解放,东北急缺老师,单位看我是师范毕业,就把我派去支援。”姜铁容说,这个偶然的决定成就了他和教育的不解之缘。1952年从东北回到青岛,姜铁容进入青岛一中,干的是他的专业——生物。

那时的青岛一中汇集了全青岛最顶尖的教师资源,大部分教师是大学毕业生,有人师从华罗庚,有人有留学背景,熟练掌握日语、德语的姜铁容和同事们很快从百废待兴的局面里梳理出了青岛一中生物教学方案。带着孩子们赶海,坐在沙滩上讲潮间带,趴在礁石上讲藤壶,在海里捞海带讲藻类的特征……60多年前姜铁容的生物课,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过时,充满了教育智慧的课堂为学生们打开了生物学的大门。

在教材和资料缺乏的年代,为了给学生提供参考图,姜铁容练就了写生的功夫。学生们在海边研究了哪种动植物,青岛沿海有什么生物,姜铁容都能用钢笔照着实物一笔一笔精确地画下来。

做标本把大自然送到学生面前

1990年,姜铁容退休。离开了校园,学生的生物课依旧是他最记挂的事。有市民慕名将没见过的海产动物送来请姜铁容辨别,姜铁容会赶紧叫来一中的老师和学生们,给他们介绍这些生物的知识和生活习性。人行道上,有白蜡树遭天牛侵蚀,姜铁容搜捕了虫子,仔细一看发现是“褐斑天牛”。他将天牛制成标本,带领学生讨论学习。报纸上说,一种叫“老鹳草”的奇异花草正在消亡,姜铁容对照照片,在一处居民院的草坪里发现了这种草,立即通知青岛一中生物组师生前来识别,并挖了几株在校园一角移栽成活。

姜铁容揣着瓶瓶罐罐,带着酒精、福尔马林上山下海,给学生们收集生物标本。“我怕孩子们忙,没时间去大自然里探索生物的奥妙,所以我把大自然的珍宝收集回来,给学生看。”姜铁容做的标本多是青岛特色的动植物——青岛海产节肢动物标本如稜蟹、蜘蛛蟹、扇蟹等稀有品种,还有青岛海产螺类、蛤类,以及胶州湾寄居蟹、海星、海燕、海胆等等。

脊索动物是脊椎动物的祖先,文昌鱼又是脊索动物里的代表。为了采集文昌鱼,他对照着潮汐时刻表,算好潮水,坐车跑到沧口海滩上,等待落大潮。要找到适合做标本的动植物,往往要爬山涉水,奔波数趟,但老人乐此不疲。“这事儿只能我来干,生物老师教书任务重,没时间。”姜铁容说。解剖、整理这些专业工序老人都亲力亲为,连盛放标本的匣子,姜铁容也自己动手做。

在青岛一中,有一个专门陈列标本的展室。有兄弟学校来交流,总会在这里驻足。学校将姜铁容的标本制作方法和标本图片编辑成册,印成“青岛海滨动植物标本采集”,在全国中学生物教研会上展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教师之家聚会就是教研会

姜铁容的父亲是旧时私塾先生,他的女儿、三个外甥也都是老师,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教师之家”。逢年过节,小辈们来探望,姜铁容就把家庭聚会开成了教育研讨会。学校里新进了什么教学设备、学科有了什么新的教育导向,甚至是网上教学怎么实现和学生互动,都是姜铁容关心的话题。

96岁的老人,最大的牵挂,依然是孩子们的生物课堂。

更多新闻:

情怀植入生命,自会生长开花——来自平度一中的教育故事

青岛日报2020年9月10日9版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李沧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办好教育,关键在校长,根本靠老师。近年来,李沧区坚持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在师德和业务素质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者队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对标一流,学先进、赶先进扎实有效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记者了解到,李沧区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培养,启动了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各学校在认真分析研究国内知名优质学校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精准确立寻标学校,制定“对标”方案,主动对标一流、开拓视野,与北京十一学校、清华附小、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全国23个城市的108所知名学校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就干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业务提升、学校管理经验等开展交流活动,学先进、赶先进扎实有效。

李沧区为学生搭建多种发展平台。

据介绍,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不仅可以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还旨在充分发挥校长在抓教学上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训提升、典型引领、压力传导、正向激励等各种途径,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表率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每名校长一学期听课不能少于40节。上一学期,有的初中校长听课最多达到120节。“2018年4月以来,学校干部教师先后六次共28人次赴谢家湾小学,寻找这所基础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获得者的优秀基因。”青岛枣山小学校长刘岩林说,“我们发现谢家湾小学的花艺课程、辩论课程很有特色,我们也富有创意地开发了STEM课程、小缝纫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在刘岩林看来,只有全体教师都参与的课改才是真正的课改。在谢家湾小学,所有的研究都是教师自主参与。在枣山小学,所有的研究也都由教师共同参与,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的《“枣花朵朵开”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就是一个例证。

紧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李沧区实施中学和小学干部教师互相交流挂职的政策,以促进中小学深度融合。对忠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干部和教师,大胆“奖银子”“给面子”“戴帽子”,在绩效奖励、评先选优、出国培训、提拔使用等各方面全面倾斜,不断激活广大教师潜心教育的内生动力。

李沧区坚持分层分类实施各学科教师、骨干教师、新任教师培训培养。对新入职的教师,制定实施连续三年的培养计划,对骨干教师与华东师大等高校合作,开展“领航工程”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目前,全区齐鲁名师名校长达到了12名。同时,强化对教师严格管理,制定实施《李沧区教育系统正风肃纪二十条》,对有违师德师风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更多新闻:

☆2020年青岛市“最美教师” ——永安路幼儿园绿城园区负责人尹淑伟

☆2020年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青岛升平路小学英语教师胡晓梅

☆2020年青岛市“最美教师”——青岛六十一中历史老师张永梅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