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加微信要钱?是诈骗!这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四不”指南拿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0日讯  近年来,随着网络及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不法分子不断升级犯罪手法,精心策划骗局,令人难以分辨,有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近日,莱西市人民检察院对一起电信诈骗犯罪的相关涉案人依法批准逮捕。

经查明,犯罪嫌疑人刘某(化名)冒充领导添加青岛某公司负责人微信,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以亲戚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实施诈骗,在资金到账后,刘某迅速通过多级账户转移被骗钱款,后以虚拟网络交易、跨境贸易对冲等方式将赃款洗白。该案涉案金额巨大,人数众多,目前正进一步侦查中。

电信诈骗花样多,追赃挽损难度大,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电信诈骗,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办案检察官就结合办案实践告诉大家如何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

利用微信、QQ冒充熟人要求转账。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家庭、社会关系情况,使用购买或者租用的微信、QQ号码添加被害人好友,冒充熟人与被害人聊天,先通过寒暄、问候等方式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以借钱、帮忙打点关系、代为转账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入钱款。此类诈骗近期在全国多个地区频发,犯罪分子多将微信昵称、头像改为熟人的名字和照片,迷惑性较强,被害人未经核实便进行转账操作,发现被骗时已追悔莫及。

网络刷单兼职诈骗。犯罪分子以“发单员”名义通过微信、QQ兼职群组发布信息,以刷单返现为诱饵让被害人下载诈骗APP,在APP内向被害人发布任务。起初要求被害人进行较小金额的转账,任务完成后将垫付本金和佣金返还给被害人,获取信任后打着垫付金额越多返利金额越多的幌子要求被害人进行大额转账,任务完成后又以需要补单、需要交纳保证金才可以返利等理由诱使被害人继续进行转账,等到被害人意识到被骗时“发单员”早已不知所踪。

“高人”指点网络理财。犯罪团伙私设股票、基金、彩票网站,通过网络向被害人发送链接,宣称“推荐专业理财顾问,亏损包赔,盈利只需要支付提成”。被害人在贪念驱使下接受“理财顾问”建议,在网站上充值后进行投资获取高额虚拟收益,这时“理财顾问”称需要先将提成转至指定账户后才能将收益提现,此时如果被害人按照要求进行了转账,对方又会提出需要继续交纳续约金、手续费等费用,最终被害人不但无法获取收益,连本金和提成、手续费都被一并骗走。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或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向受害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冒充公检法、财政局,或者银行工作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活动、国家退还税金、银行卡异常交易等名义,要求被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中或向指定账户缴纳手续费。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做到“不轻信”。收到陌生人添加好友请求、接到陌生来电和信息时,不论对方自称是何身份,都不能轻易相信,特别在对方以各种理由提出转账要求时,更要提升防范意识,及时挂断电话、不点击短信链接,通过各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做到“不贪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摒弃不劳而获的想法,当你看中对方承诺的高收益时,对方可能已经盯上了你的本金。

做到“不转账”。学习了解金融常识,国家机关设立有对公账户,不会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缴纳费用、税款,在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之前,一定要再三核实对方账户信息,不要让犯罪分子得逞。

做到“不慌张”。万一上当受骗,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企图依靠个人“小聪明”来挽回损失,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妥善保存通话记录、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活动,进行追赃挽损工作。

检察官还提醒: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是利用被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被害人转移财产从而上当受骗。随着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但电信诈骗绝非“防不胜防”。在现实生活和参与网络活动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自觉接受防诈骗宣传教育,切实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擦亮识骗慧眼,紧绷防范之弦,守好钱袋子才能护好幸福家。(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孙雷)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