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7.51亿元,扶持37400人当老板!37个部门协力推进,这件年度“头号实事”给力!

充分释放“政策端”红利、对标上海打造青岛创业总部、全方位打造适宜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

上半年青岛公布的各项“半年报”中,被列为年度市办实事第一位的创业引人注目,相关数据亮眼——

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今年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3.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79%;引领大学生创业413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7.73%;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13.76亿元,全市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7.51亿元。

此前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青岛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5.8万户。创业密度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青岛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84.8万户,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835户,位于深圳、西安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在高质量发展指向下,青岛正成长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创业城市。

01、37个部门组成“小组”、107项工作要点,

举全市之力推进创业城市建设

青岛天生就具有创业城市的特质,对于创新创业的追求,也从未停步。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青岛一直在创新创业中不断积蓄发展动能,打造出一大批制造业品牌,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大类,明确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给“四新”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都是青岛的优势和底气,更是青岛打造城市“独角兽”的资本、建设创业城市的根基。

也正是这种创新创业理念的城市级认同,去年10月,青岛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并出台“青创十条”,从“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构建创业城市政策支持体系,建成成全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

2021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同年12月,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创业城市建设这样一个宏大课题,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集合了组织、宣传、发改、工信、科技、财政、人社、金融等37个市委、市政府部门单位,决意举全市之力发起攻势。

2021年2月,青岛市创业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确定了创业城市建设“4+1”工作运行机制,并审议通过107项工作要点。

从提高认识、明确战略定位,到建设创业城市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再到各相关市委市政府部门的具体分工、责任落实,青岛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创业城市,是顺应时代所需,也是压力倒逼所需,更是城市迈向未来的阶梯,更需要举全市力量协同推进。

02、发力“政策端”,

让创业者最直观地感受到“诚意”

明确时间表和作战图,分解责任、划定要点,今年以来,创业城市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全面起势。

在青岛发布的市办实事“半年报”中,政策性扶持创业人数仅上半年就已达到3.38万人,占年计划的112.7%。不仅“提前”,更是“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量。这一指标的亮眼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年来,青岛在创业城市建设“政策端”的不懈努力。

青岛创业城市合伙人百企训练营启动

其实,在去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创新创业城市生态指数研究报告》中,青岛便以排名第十跻身“双创领跑型城市”。而在扩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和力度这一指标上,青岛表现更为突出,排名第6,双创政策参与度达92%,企业政策扶持便利度达90%。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也对青岛在政策扶持、资本助力、平台载体这三类指标方面给予颇高评价。

去年从清华大学博士后站“出站”来到青岛创业的张涛,对青岛的这种创业“政策端”利好感受颇深。“去年项目洽谈落地时,受疫情的影响基本都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的,但青岛速度快,效率高,一开始就让人对这座城市有了不错的好感度。”张涛说,最打动他的,还是青岛对创业者、创业项目制定的一整套政策体系。

从真金白银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人才补贴到创业孵化园3年免租的120多平方米办公场所等优惠,再到各种市、区两级四新产业政策和安居乐业的人才配套服务保障。“青岛一系列‘硬件+软件’的政策组合拳,让我们的创业项目发展有前景,创业团队后顾无忧虑。”

市人社部门进校园宣讲青岛人才政策

对一个城市而言,实惠的创业政策体系是展示其对创客、创业项目诚意“最直观”的表现。而从日前青岛市人社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青岛为全市3.58万名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06亿元,为3181户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1702万元;全市新增创业担保贷款904笔,新增贷款金额2.65亿元。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最直观地感受了青岛的“诚意”,更充分地享受到了青岛对创业者的“关怀”。

03、优化资源配置,

营造更高质量的双创生态

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打造“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对于创业城市建设和城市创新创业生态营造,青岛早已经明确发展路径。

因此,在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做优创业人才服务之外,青岛今年以来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对创新创业全流程要素资源配置的能力。

这种资源配置能力首先体现在产、学、研、才的精准匹配上。聚焦全市13条产业链,今年上半年,青岛常态化开展了青岛市企业高校博士后“牵手”行动,积极协调青岛本地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与博士后科研成果的精准对接,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平台。

“受信息不对等、沟通渠道和平台不顺畅等因素影响,很多高端人才的创新科研成果无法高效完成成果转化,企业的创新需求又难以满足,我们要做的就是‘牵线搭桥’,实现产学研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让产业和创新人才、科研成果建立双向选择通道。”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处长丁华告诉观象君。

位于城阳区的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创业城市的青岛,也在不断以资本引入驱动创业,让资本和创新形成内生互动的乘数效应,促进创新和资本的融合和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自参股设立第一批基金以来已经运行10年,参股基金规模不断壮大,认缴规模达1136亿元,已实缴到位的资金为340亿元,通过参股基金累计投资600余个项目,投资额213亿元,助力26家企业上市。

而正式运作近1年时间的青岛科创母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科创,重点投向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先进制造和生命科学四大领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已认缴近15亿元,有效决策子基金/直投项目12个,已落地子基金规模52.86亿元,立项合作基金规模超200亿元。

借助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青岛也在不断促进业内专家学者、优秀创投风投机构和全球高质量资本有效对接,打造创投风投机构聚集,为创业城市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不仅如此,青岛的创业城市建设也在积极对标国内一线城市,赴上海开办加快创业城市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组织创业者参加青岛创业城市合伙人百企训练营上海分营,与一线城市的创新创业资源积极互动,打造青岛高质量“创新创业沃土”。

同时,积极搭建创客舞台,开办2021年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启动科创岛,让创业者展示自我、引进投融资资源的同时,不断发现和吸纳更多优秀海内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

04、集聚全要素,青岛创业总部令人期待

既有成绩令人欣喜,而位于山东路15号的青岛创业总部则更让人对创业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集聚全市创业资源要素的公共创业线下服务中心,青岛创业总部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将综合设立创业融资中心、创业路演大厅、沙龙活动专区、产品展示专区、成果转化专区等。

位于山东路15号的青岛创业总部已完成规划

“这里将成为青岛推进创业城市建设工作的‘指挥部’和对外展示‘窗口’。”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部部长董艳介绍,目前创业总部已经完成总体规划,实体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

线下热火朝天,线下服务平台同样也在加快步伐——依托12333,设立专门的创业城市服务热线,同时推出集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身的创业城市服务云平台、小程序。

创业者对城市的选择,更多在乎的是城市理念是否契合价值追求,创业环境能否滋养梦想成长,城市生态是否能够找到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梦想。成功的创业城市,必须拥有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

“接下来,我们也将围绕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的有机融合,持续加快培育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高频次、高标准举办各类创业创新赛事活动,高水平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塑造汇聚天下创新创业者的支撑平台,不断激发城市创业活力。”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说。

加速建设的创业城市让我们相信,在这片青春之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找到用武之地、实现创业之梦、打开成功之门。青岛与创业者相互成就的佳话,也将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

作者 | 任晓萌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