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鹏城来 | “青深学堂”聚焦产业规划布局,剖析经济体逆袭背后原因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0日讯 对于“十四五”总体目标,深圳将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2025年GDP超4万亿,世界500强超1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重点任务方面,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战略性高新产业发展高地;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打造全球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不能只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抬头看路,是心怀目标、稳步向前。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于一个区域、一座城市至关重要,正如行业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产业规划一定要告诉当地做什么产业,从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论证。昨天下午,青岛市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在驻地举办第六季第四期“青深学堂”,聚焦产业规划布局,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力合产业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战国作《从战略到实施:产业规划的四个逻辑》报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产业规划不是简单地给出产业方向,其背后需要一整套逻辑体系做支撑。”刘战国从区域产业逻辑、区域发展逻辑、产业演变逻辑、产业落地逻辑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产业从规划到落地的全过程。

1980年广佛肇经济体的GDP是91.32亿,深莞惠经济体是16.31亿;而到了2019年,广佛肇的GDP是36628.42亿,深莞惠是40587亿。那么,这种经济逆袭是如何实现的呢?“20世纪80年代,广东四小虎:顺德、南海、中山和东莞。当时之所以把顺德排在第一位, 更看好内生型经济的顺德,因为顺德最代表广东。”刘战国介绍,当时,顺德已经拥有了科龙、容声、美的、格兰仕、万家乐等品牌,东莞还在做简单的代加工,而顺德已经做完了整个产业链,东莞还只是在产业链的最低端环节。现在来看,顺德还是在原来的整个产业链,而且产业的影响力也还在持续强化。但是,东莞在产业链上已经走完了从简单代加工-OEM-ODM-自主创新(oppo/vivo/华为)。可以说,经过40年的发展,顺德一直在量变,但东莞实现的是质的增长。这也可以说正是深莞惠经济体逆袭的背后原因,是一种产业代际的逆袭。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十分重视产业规划的城市,各区都有着各自明确的发展定位。房价上涨、产业外迁、写字楼闲置率上升,输入型红利、全球化红利的消失,“不惑之年”的深圳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地处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区来说,金融业占GDP比重超七成,服务业占GDP比重超九成。如何在高密度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中心,让科创产业成为区域转型突破的新动力,破解高成本挤压的“空心化”宿命,福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去年,《迈向“中央创新区”——福田区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课题研究报告》发布,福田的城区定位将从“中央商务区”转变为“中央创新区”。

“福田区充分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空间布局复归城市核心区的契机,实施重点组团重塑行动,提升都市型科技创新区重要承载空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梅彩片区、华强北片区形成布局合理、精准定位、优势互补的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在刘战国看来,创新区背后的两个机制就是服务业的科技化,以平安为代表;科技企业入驻中心区。

区域发展逻辑方面,一个区域产业功能选择,是制造、研发还是办公?刘战国认为,这需要从区位、要素等角度识别区域优势,从区域演变、条件改善等角度找到未来机遇。至于产业如何再出发?新旧功能转换,是产业发展的一次再出发。“深刻理解区域自身的产业逻辑,要搞明白究竟是怎么走向成功的,这是产业再出发的根基;要深刻理解新产业布局的逻辑,新产业是怎么运作的?需要的关键支撑要素是什么?二者的结合就是产业再出发的关键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机会!”刘战国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驻深圳记者 梁超 文/图)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