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捐献人体器官后,这位青岛新市民的另一个心愿是……

“今年,我把自己捐了,一点都不留。”

眼前这位男子一字一顿地说着,拿出一张卡片,上面赫然写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几个字。捐献意愿列表上,他在“人体器官”、“眼角膜”、“人体组织”、“遗体”等选项上打了对勾,同意上述所捐用于临床医疗、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

“希望百年之后,能用这种方式让我的爱得以延续。”

王程祥手持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

他叫王程祥。12岁时的一场意外夺去了他的左手和部分手臂,重创了他的左腿,划花了他的右脸,右侧下巴处至今仍残留着玻璃碎片;21岁独闯青岛,摆过地摊,当过画工,做过新闻线人,从事过广告业务员工作,转身成为职业作家,培训小通讯员,兼职编辑、特约记者,开过工艺品厂,创办了“万壶香”茶庄,成为影视编导……完成这一系列身份变化的他,靠的只是“一只手”。

今年8月,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297人“青岛拔尖人才”称号,他是其中一名。如今,他更愿意以“社会工作者”这一身份来介绍自己。

1

同明书坊,位于青岛市北区镇海路25号,是一幢460平米的两层楼房。寸土寸金的地角上,做的却是一份“天真烂漫的事业”: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和志愿者老师一起,正在朗诵一首诗歌——《有一种挚爱在今天绽放》,这是孩子们为重阳节准备的节目,献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祝福。

——这是同明书坊倡导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叫“立体阅读”。“立体阅读”的意思,是指在常规的文本阅读之外,增加了“听说读写演”的复合型交互内容,让读者用“体验”和“感受”去阅读。

这间书坊除了有10万册藏书,还设有绘本区、演播室、直播间、录音棚等功能区。孩子们读书之外,游戏、朗读、演剧、讲故事,甚至参政议政……什么都学,什么都不学,老师是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来的孩子全部免费,做的事情似乎就是“玩儿”。

王程祥看着他们,眼睛里闪烁着欣慰和满足。不时地加入其中,一会儿当艺术指导,一会儿当后勤场务。

王程祥带领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泥塑。

孩子们私下里叫他“怪叔叔”,因为不管是搬桌椅、发微信、指挥排练、甚至拧开矿泉水,他的左手总是袖在口袋之中,而右手却如穿花蝴蝶,承担起别人双手的全部职能。

这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左手,只余一截残臂。

当年出事的时候,王程祥和眼前这群欢呼雀跃的孩子年龄相仿。

2018年99公益日期间,“流动儿童英语阅读项目”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举办公开募捐和推广活动(右四为王程祥)。

王程祥出生在山东高密的一个农民家庭。1990年的一场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年少好玩的他把大年夜以来捡到的若干哑炮收集在一起,学着其他伙伴的样子,把从哑炮里剥出来的火药装进一个玻璃瓶里,玻璃瓶很精美,瓶口很小,王程祥特别喜欢。正月初六,王程祥找来一截麦秸草,一次又一次地舀起瓶子里的火药放在点燃的香头上引燃,开心地玩耍着“自制烟花”。然而,很快麦秸草就被引燃了,当他再次把麦秸草伸进玻璃瓶,爆炸发生了。瞬间的爆炸,让他倒在血泊中。在半昏迷的状态下,躺在手术台上的王程祥面前被挡上了一块白布,随后,半睡半醒中他听到了刺耳的电锯声……

他是在疼痛中醒来的,他做了个梦,梦中,一只猛虎向他扑来,他瞬间被惊醒。他感觉浑身哪哪都疼,手疼,腿疼,脸上也疼。他怯怯地对陪伴在身边的父亲轻轻说了声:“疼。”父亲问哪疼,他说左手最疼,父亲再问左手哪疼,他说食指和无名指最疼。父亲没有再问,叹了口气,悠悠地说:“哪有左手了……”父子俩沉默了。此后30年来,王程祥已经失去的左手,尤其是“食指和无名指”还会经常疼,那不单纯是疼,而是一种不可描述的难以忍受的滋味,叫做“幻肢疼”,是指伤者可以感觉到已经不存在的肢体仍然有明显的疼痛感。

王程祥左臂常年冷冰冰的,每年早早地就用上了暖手宝。

那一年,王程祥只有12岁。

从那时开始,这个街坊邻居眼中好学又机灵的小男孩,变成了村里的“倒霉蛋”和反面典型。王程祥原本开朗的性格也随着那场灾难而变得敏感和无比自卑。他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与人交流。休学养伤的那一年里,他把家中带字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也被他翻得稀烂。

因为年少无知而受到的惨重创伤,通过文化和求知得到治愈。

从阴影走出来后,王程祥总是缠着爱写文章的小叔,求他去镇上买邮票、寄信时带着他。在他的记忆里,小叔是个文学青年,给杂志报纸投过几百次稿,但是一开始大多都被退了回来。后来,仅有初中文化的小叔成为高密电视台记者中著名的“王头条”,成为励志榜样。在那时的王程祥看来,如果自己写的文章能登上报刊,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于是,他除了大量阅读也开始尝试写作,至今王程祥都能清晰回想起第一次投稿就被选中的那股子兴奋劲。

校报上的中学生王程祥

读书,给人方向;文化,给人力量。这,也许是他今天办起“同明书坊”的初心。

2

“同明书坊”的孩子们,相当部分都有一个特殊身份——“小候鸟”。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也就是“流动儿童”,如今,在青岛,他们被称为“新市民子女”。

“新市民”这个词,正是王程祥2002年3月31日在《青岛晚报》撰文提出的倡议,他在文章里建议“关爱‘新青岛人’”,因为他们也是城市建设者。随后几经变迁,青岛这座温暖的城市最终使用“新市民”取代了“农民工”、“打工仔”这些带有歧视性的称呼。

“因为我,对于青岛来说,就是一个新市民,我感同身受。”他说。

而他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的历程,有心酸,有煎熬,也有破茧成蝶的欣悦。

1999年,王程祥独自一人从老家来到青岛。十几岁就出过作品集的他满怀文学梦想,却因身体原因求职时多次碰壁。

眼看着从家里带的几十块钱就要用完,他只能选择在夜市里摆地摊来维持生计。“最穷的时候,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饿了就吃馒头蘸盐或者白糖,甚至到菜市场捡回别人丢弃的菜叶煮来吃。”

只是,生活再难,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那支笔。对于王程祥来说,写作成了他那段苦日子里的一点甜。看人间万象,品酸甜苦辣,写人生传奇,他早已记不清为了采访走过多少路,也没算过为写稿熬过多少个夜晚。从报纸上的“豆腐块”,再到《知音》上近万字“大特写”,王程祥凭借着才气、勤奋与热爱,逐渐靠“码字”养活自己,组建家庭,迄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

“打工作家”时代的王程祥一有机会就会去书店或图书馆“蹭书”。他至今仍深深感恩时任青岛市图书馆社会部主任的多批次赠书。

在青岛这座城市打拼了20余年,王程祥从孑然一身,到与“青青岛社区”的网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参加和组织公益活动,到成家立业。遇到过挫折,也被温暖治愈过。他了解漂泊,更珍惜真情。如今,他拥有一家传媒公司和一间被他称为“万壶香”的茶庄,自足之后是助人,他创办了那间充满爱与温情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同明书坊”,目的是给同样漂在青岛、还没有融入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员,筑一间“爱的小巢”,特别是正处在思维尚未成熟、情感缺失关爱、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们。

他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社会学课题。“给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心灵关怀,促进城市外来人口的和谐融入,创建新一代新市民健康丰美的精神世界”,这是他创建“同明书坊”的动力源泉,这一切,与一个人、一座城、一个梦有关。

3

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生态。

“同明”语出《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意思是:同样的光明会照在一起,同样的人会聚在一起。同明书坊的公益项目以“阅读”为平台,相信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成长的力量和具备成长的资源,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激发人的能量,从而实现助人自助。围绕这个目的,“同明书坊”开展了“少年模拟法庭”“巾帼议事会”等多个公益项目。

孩子们在这里收获了什么?听听他们的“童话”——

在王程祥的带领下,同明书坊搭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组建了“专家团队”。比如“新市民子女英语阅读”项目的志愿者都是由具备英语专业背景的人担任,而且多是在编的教师;“萌娃俏妈一台戏”项目的“话剧”排、演环节,则由职业演员和编导负责;“家长沙龙”由心理咨询师、教师熊小莹主持……王程祥也参与了各种专业培训,并考取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

在同明书坊由心理咨询师、教师熊小莹带领进行的“立体阅读”活动。

同明书坊在发展中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同明书坊立体阅读馆”被青岛市关工委授予“青岛市优秀儿童之家”,项目负责人被授予“青岛市关爱帮扶青少年先进工作者”,系市北区关工委“关爱帮扶青少年工作站”。“新市民子女英语阅读”先后多次接受市北区民政局等单位聘请的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成效评估和财务审计,评估结果均为“优秀”(A+),并入选《中国专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萌娃俏妈一台戏”被评为“青岛市第三届十佳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少年普法服务团”被列为市北区新阶层专家服务团“凝新汇”品牌项目……王程祥本人则被青岛市政府残工委评为“青岛市十佳自强模范”,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岛拔尖人才”称号,个案案例荣获“全国百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案例”。

同明书坊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儿童之家

4

今年是同明书坊成立的第七年,如今这间坐落在镇海路上的“立体阅读馆”已有5000余名注册会员。每周,这里都会有不同的活动上演,而那一方舞台,照亮了无数少年的小小公益梦想。

2016年春天,王程祥接到一个女孩的志愿者申请,她叫李婉婷,是青岛九中的学生。因为高中课时紧张,起初王程祥觉得女孩坚持不了太久,没想到的是,她每周都会来参加活动,陪小朋友读绘本,打扫卫生,还用压岁钱在节假日给孩子们买来棒棒糖、小礼物,就这样和孩子们一起长大,一直坚持到上大学,而且因为此段经历选择了师范院校,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

三名中学生志愿者,左一即李婉婷,左二邹昊运,左三徐清容,他们为公益代言。

2019年3月,已在山东师范大学就读的李婉婷告诉王程祥,自己现在是学校志愿者社团的负责人,能带着更多同龄人做公益了,还要求带着团队参加王程祥执行的民政部“牵手计划”,到山西省永和县参与服务,因为她的老家就是山西太原,她要回报家乡。要知道,在同明书坊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学生,都是没有酬劳的,像女孩这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则是常态。

执行民政部“牵手计划”,在山西永和拍摄扶贫产品短视频。

同明书坊的公益服务资金大多来自于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捐赠,王程祥自己每年也会捐赠一部分钱。有人不理解王程祥为何执着于此,对此他显得格外淡然,“这些年来我做公益,是想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主动抓住他的手,扶上一把,激发对方的潜能,实现助人自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才是收获最多的那个人,比如爱、感动和成长。”

“99公益日”是一年一度的公益狂欢节,由中央网信办、民政部指导,响应国家9月5日中华慈善日的号召,全国超万家公益慈善类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爱心媒体等共同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

在此期间,王程祥会把同明书坊“立体阅读 爱满岛城”项目信息发在朋友圈里,希望有更多人因为这样一个节点而关注到自己的公益项目。

扫描二维码,关注“立体阅读 爱满岛城”公益项目

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因为阅读敞开心扉,从而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他也期待着这样的公益模式能延展到更多地方,点亮更多孩子的人生。

“这是我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他说。(记者:宋鑫 荆潇坤)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