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海美术馆、东方影都等文化地标项目,西海岸新区全力推动城区内涵式发展

西海岸新区潜心打造西海美术馆、东方影都等文化地标项目,全力推动城区内涵式发展提升都市生活品质

诗意栖居:雄心勃勃的“精益增长”

这是引起中国美术界震动的事件。继7月重磅开幕的上海浦东美术馆之后,8月12日,历经长达十年的筹划、设计、建设的青岛西海美术馆也正式对外开放。这两间美术馆,都出自同一个人——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全球最具创意的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让·努维尔。

黄浦江畔的上海,与胶州湾畔的青岛;同为国家级新区的浦东新区与西海岸新区,不约而同地向世界展示了顶级文化地标与顶尖艺术展览,一时传为佳话。

与浦东新区相比,西海岸新区是年轻的。带着朝气的“新”区,在丰沛着自己的文脉——一座城市征服未来的“精、气、神”就是文脉所系。柔韧蔓延的文脉,让黯淡的渐渐明亮,让局促的变得开阔,让贫乏的日益丰裕。累月经年,便派生大气度与大气象。

占据西海岸新区C位,雍容大度的西海美术馆完美诠释了建筑就是艺术本身。首展“超越”囊括了14位国内外顶级艺术家的作品,爆发出超越美术界的强烈冲击力。建筑的气量与陈展品的精微,表里合一,让西海岸新区成为世界文化地理上的新锐。

坐落在唐岛湾畔的西海美术馆。

为了这次展览,亚力克斯·卡茨、徐冰、张晓刚、宋冬、尹秀珍、隋建国等艺术家的参展作品都是根据西海美术馆的空间尺度专门创作的。张晓刚对策展人说:“我要用新作品与大师创造的空间,展开一次有意思的对话。”对于这种重量级的画家来说,为了一次展览而专门创作,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此中可以窥见这个地标式的建筑在艺术家心中的分量。

西海美术馆所在的西海艺术湾,占地12万平方米,仅花园就占8万平方米,55栋建筑囊括着艺术展览、艺术教育、儿童及青岛艺术创作体验基地等多种功能。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引擎,是新文化的发生器。

西海艺术湾只是西海岸新区文化跃迁的缩影。这座雄心勃勃的“城”,正在用一个个文化时尚地标、日益浓郁的人文气息,精准对标“东海岸”,不断丰富自己的未来肖像。

只为了“一切可以更美的”

公共建筑的生命周期,一般以百年计。在国外,此类建筑从设计到落成,一般需要10年时间。这种慢,孵化了一种抵抗时间侵蚀的沉静之美。

张晓刚作品展览现场。

西海艺术湾项目起始于2011年。西海艺术湾创始人兼董事长孟宪伟亲历了唐岛湾南岸这张“白纸”一点一点变成画卷的全过程。回答为什么选择法国设计大师让·努维尔担纲时,他说,为了打造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的建筑,首先要拒绝已经形成模式化的设计师。2012年,让·努维尔与青岛结缘,这是他在中国操刀的第一个项目。这个进入世界美术建筑设计史的大师,真正的动人之处在于——法国人精神上的浪漫以及深入骨髓的博物馆文化。

孟宪伟回忆他们第一次在北京见面时的情景。孟宪伟让他看“奥帆中心”“八大关”等景观照片时,设计师指着游艇码头,用不可思议的表情说,“这真是青岛实景吗?”于是,2013年1月,签约之后,他首次来到青岛,第一站是奥帆中心,第二站是八大关,最后一站才是唐岛湾。这个项目不仅对让·努维尔,即便对任何一个欧洲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来说,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挑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形态最多样。这也让这位久负盛名的大师感受到了压力。 “我从来没有在项目初期和施工阶段来这么多次现场。”让·努维尔说。在建设过程中,他先后8次来到青岛,其中一次,他带着多达40人的设计师团队参与设计。从这个项目开始,这位设计大师又担纲了中国美术馆(新馆)、浦东美术馆等项目,让自己的建筑美学链接在中国大地上。

走进西海美术馆,除了建筑本身,观众看到的任何一个物品:桌椅、水杯、吧台、美术馆Logo等,都是让·努维尔团队设计的。他用这种极致的完整性,完成了自己在中国的“首秀”。

让·努维尔的设计美学交织着生活化的调性。西海美术馆数目众多的大尺寸窗户,让建筑内部与外部互相映照,唐岛湾的海水、木渔船、北岸耸立着的风格各异的楼宇,像流动着的画卷一样无阻碍地进入美术馆的视野。设计师好像一直在提醒人们,你置身何地,你周围的风物是什么,你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

这种生活化的调性,让普通人也愿意接近、靠近、亲近。唐岛湾渔村的村民王淑平的家距离西海美术馆不过2公里,他得知西海美术馆开馆的消息后,专门跑去参观。“太好看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俊俏的房子!”“俊俏”是这个58岁的渔民对事物的最高评价。

从10年前的小渔村,到公益属性的艺术殿堂。这座映衬在碧海蓝天、绿木合围的自然幕景中,让·努维尔联合欧洲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吉尔·克莱芒、世界垂直花园之父帕特里克·布朗打造的世界级艺术“巨制”——西海艺术湾,填补了青岛国际化综合艺术社区的空白,也再次激荡起这个城区的思想策源力。

不建摩天大楼,不搞商业化开发,把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让渡给高水准的公共艺术空间,这是西海岸新区的国际化格局。

西海美术馆并非孤例。一路之隔,备受瞩目的中央美院青岛校区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极具美感的“莫比乌斯环”已经闭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中央美院青岛校区的建成和交付使用,会促进西海岸凤凰岛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和人文艺术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西海岸新区文化接待的窗口、文化旅游的营地。“努力成为体现城市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样板,努力服务西海岸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范迪安说。

塑造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密码

沿海地区,得风气之先,一直是中国开放的浓重标识。在中国经济新版图上,这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积蓄着强劲的爆发力。

纵向上,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闯过2000亿元大关,达2002.61亿元,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快速起势,以工业互联网、5G、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动能加速崛起;横向看,经济总量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山东136个县市区首位、青岛区市中当之无愧的龙头……这些都成为西海岸新区殷实的“家底”。

海深见鲸。这样强悍的经济体量,需要匹配相应的文化软实力。

用未来的发展逻辑来推演,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氛围构成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区域持久竞争力。对于这个决胜未来的城区而言,美术馆、画廊、剧院等这样的城市“场景化”元素,将成为美好生活的“标准配置”,这些公共场域产生的浓郁能量,是维持人们诗意栖居的生态。

“新区现在有了城市框架,但是缺乏高端的都市生活区、缺少精益精致的城市生活。”今年4月,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清醒地指出新区发展内涵上的短板。在孙永红的构想里,塑造城市需要内涵式的发展,需要“精明成长”和“精益增长”,从而源源不断地供给高品质都市生活的所需所求。

文化是个好生意。亚洲经济趋势分析人冯久玲说:“生意是什么?它是生动的主意,把活的观念注入产品和服务内以建立活的事业。生意必须建立在生动的主意上,才会长青不朽。”

在世界上,有一个毕尔巴鄂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还是一座滨海工业小城,随着钢铁、造船业的衰退而没落。1997年,这幅萧条的景象随着一座美术馆的诞生而改观。耗资9000万美元、由国际建筑大师盖里精心打造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吸引了欧洲庞大的艺术爱好者群体来“朝圣”。美术馆开幕运营了三年时间,便带来了超过4.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吸引了400多万游客。久违的城市活力随之复苏,完成了一个城市的复兴。

西海美术馆开馆以来,吸引了众多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

8月12日,西海美术馆开馆以来,为数众多的北京、上海的艺术爱好者专程前来观展。探其根本,是因为建筑空间本身及其参展艺术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具有磁石一样的吸引力。“只有到青岛来,才能体味到这样的飨宴。”一位来自上海的观展者说,“进入西海美术馆之后,徜徉和沉浸,感觉青岛与上海的距离没有了。”

一座座地标式的文化项目,一个个高含金量的文化平台,一场场高端的文化活动,都是一种枝繁叶茂的“成长”。

总投资10亿元的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部分工作室及展馆建成投入使用;藏马影视外景地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快速推进;贝壳博物馆新馆、梅纽因音乐学校、音乐小镇、城市阳台景区提升工程、永根杜鹃花园艺、天美艺创园等9个开工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中……

密集的文化项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清脆的回响是这个时代对未来的热烈回应。

用文化滋养专属名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和人一样,成长过程中,都在回答这些问题——“我是谁?”“我要何为?”“我往何处去?”。在充满挑战的历程中,寻找、丰富、修炼最美好的自己。

所有的卓越之城,无疑都是经过文化的淬火。提到世界浪漫之都,我们自然会想到巴黎;提到世界音乐之都,会想到维也纳;提到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就会想到旧金山。而西海岸新区,为了让人们“自然会想到”,正稳积跬步以致千里,锲而不舍地打造着自己的专属名片。

在传统文化版图上溯源,西海岸新区并不羸弱:琅琊台和齐长城便是其耀眼的纹理。但是,必须回答一个紧迫的时代之问,这一代人,会谱写出什么样的现代乐章?这一代人,会建立起什么样的文化谱系?或者说,站在未来回望,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会交给历史什么样的历久弥新的遗产?

其命维新。社区化的西海艺术湾,弥补了青岛当代艺术缺位已久的“拼图”。在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具有启蒙意义的事件;在产业角度,它同样具备启迪价值。当代艺术的材料,不仅仅是笔墨,在其背后,支撑其作品形态的是钢铁、玻璃、焊接技术等新材料新工艺的革新与尝试,这些都可以给工业产业带来“灵感式”的启迪。在一定意义上,当代艺术家的实验性,是一剂润滑剂,催生区域创新文化的勃兴。

西海岸新区之“新”,饱含着满怀期冀、渴望奇迹等多重内涵。在海洋文化洗礼之下,成长为一个清新的、新颖的、新奇的卓越之城。

金沙滩旁,凤凰之声大剧院与凤和鸣;融合徽派、晋派建筑文化的中国院子,呈现出中华建筑艺术里温婉和磅礴的双重气派;来自海洋文化的贝壳博物馆进行着全新的艺术表达……

灵山湾边,有“梦工厂”之称的东方影都影视基地,出品了《长城》《环太平洋2》《流浪地球》《封神》等鸿篇巨制,中国电影重工业时代的大幕在此拉开。

回归田园,毛家山里,“保留传统,延伸艺术,接引生活”的齐鲁之间生活村,吸引全国各地的艺术创作者在此“栖息”,杏运市集、乡村音乐会、乡村美学交流会、艺术家分享会等民间文化活动,让这里形成了一个以乡村美学为核心的乡村文化生活集群。

“城,所以盛民也。”一个好的城区,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吸引力。江西出生、上海求学、海归博士、公司CEO,拥有这些“标签”的青岛浦芮斯光电总经理赵强,最后选择在西海岸新区创业、定居。“在青岛,我们全家生活得很幸福,我的子女没有就读国际学校或留学海外。也有外地政府邀请我过去发展,但我们全家都被西海岸深深陶醉,不愿离去。”如今,酷爱骑行的赵强,每个周末都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沿着唐岛湾骑行,然后到海边的咖啡店喝一杯咖啡,再到美术馆看看画展。这是赵强乐享其中的寻常生活,也是西海岸新区为无数“赵强们”提供的生活范本。

在地理空间上,东、西海岸,是对称的,互为镜像。双翼齐飞,才能翻越大海和高山,抵达彼岸。

孙永红说,西海岸新区将精准比对东岸主城区的人文地标,主城区有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石老人、崂山等“经典”,西海岸则有薛家岛、唐岛湾、城市客厅、大珠山、琅琊台等“佳作”,互为表里,诗酒酬唱。

作为青春洋溢的新“城”,这片与东海岸隔海相望的区域,胸怀远大抱负,一字一句地书写着自己的故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杰 李德银)

青岛日报2021年9月10日3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