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长制:链起烟台制造三个“链”

烟台,是一座因工业而强的城市。适逢“十四五”开局起步,烟台应抓好制造业强市战略,用好创新资源优势,重点抓龙头制造业和产业发展,由产业链到产业集群,最后发展到产业生态。

如何善用上述产业“进化论”,重塑制造业新优势、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烟台在更高起点上跑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接力赛”的时代命题。近日,烟台研究通过了《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链长制,这是一次关乎制度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在“做强产业、做优链条、做大集群、构建生态”上寻求新突破的“顶层设计”。

链长制,连起烟台制造三个“链”

何为“链长制”?它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链主”是企业,“链长”是政府。“链长制”的产业链制度就是“链主”(企业)通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这个竞争过程中需要“链长”(政府)的维护,发挥好建设者和协调者的功能。

“链长制”价值何在?在很大程度上,首先,“链长制”,可连起三个“链”,即“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次,“链长制”,可建强“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再者,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链链叠加、链链融通,并在“新基建”的加持下,可链起物理实体(机器设备等)、意识人体(人类智慧)和数字虚体(数字经济),链起“三体”智能生态体系,最后能形成烟台制造业的新优势。

建强“产业链”,筑牢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新发展理念下,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关键词,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探索实施“链长制”,烟台依托“1+233”工作体系,以制造业为主体,优化提升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海洋工程、黄金精深加工、食品、葡萄酒、消费电子、生物医药、光电、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绿色建筑、工业互联网生态、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16个重点产业链,逐一制定实施方案,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线图,实行企业、项目、产品、技术等清单化管理,确定发展目标,明晰发展路径,做长做大做强产业链。

“链长制”可不可行?生物医药产业是烟台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7月29日,在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上,烟台正式发布《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通过链主主导,在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方面,目前初步筛选平台项目及重点项目20个,国际会议新签约项目26个。除此之外,以“链长制”为引领,烟台生物医药产业要素保障到位,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得到全面补强,给今后各个产业推行链长制做出了表率、树起了样板。

集链成群,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未来可期。近日,烟台出台了《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未来三年烟台制造业发展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全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到2023年培育形成2个2000亿级、4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谋划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N个前沿性产业。其中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目标是到2023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设技术领先、安全环保、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培育“创新链”,激发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要突出科技支撑作用。这意味着,在重点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应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需求,进行任务的部署安排。

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祝融传火,造福于民。”浪漫的神话传说再次还原成现实,一时间,国人振奋,世界瞩目。其中,位于烟台高新区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研制的坡道机构控制器和火星车机构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在巡视探测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国之重器”里,凝聚着“烟台智造”的创新基因。

数字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绕不开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一个个“国之重器”,小到每个螺母的制造、每个动作的控制,大到“上天入海”的征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烟台是工业大市,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山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之一、全省5G网络示范区之一,烟台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有着明显的基础优势。

7月24日,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峰会在烟台开幕。当日,工业互联网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生态产业园暨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正式揭牌亮相。产业园将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为烟台数字经济打造雄厚底座基础,构筑起立足烟台、辐射胶东经济圈的区域数字经济生态。园区将引入十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体验测试中心……

此外,高水平综合实验室是开展基础研究、加强源头创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为全省首批布局的4家省实验室中唯一一家新建实验室,自筹建伊始,烟台市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就着眼于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科研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更多关键技术创新“从0到1”的突破。这些都是烟台探索实施链长制、培育创新链的重要“智库”支撑。

提升“价值链”,彰显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经略海洋,在烟台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极重,链长制的推行,必将加速推进海洋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经略海洋,是国家对山东、对烟台寄予的厚望——“山东有条件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6月5日,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水智能网箱“经海001号”顺利安置在长岛南隍城海域,标志着烟台现代海洋渔业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养殖掀开了新篇章;“长鲸一号”“耕海1号”,“耕海牧渔”迈向深蓝;“蓝鲸1号”“蓝鲸2号”,“定海神针”逐梦深海;东诚药业“变废为宝”,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硫酸软骨素原料药生产企业,“蓝色药库”走向世界……烟台正以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缥缈山海录”。

可见,如何推进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烟台有自己的答案:以建强产业链为目标,不断积聚创新资源要素,引进大院大所,建设载体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三链”协同并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自贸区烟台片区,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先后推出首款CVT无级变速箱产品,采用GM全球首个更加精益的双层厂房设计,首次实现内部物料输送系统的无人化、智能化等环保技术,打造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橙色云”抢滩工业互联网,颠覆企业自建团队研发产品的传统模式,向全球高端人才“借智”,为工业领域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产品研发设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一个个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萌芽与崛起”,一个个“智能工厂”的“成长与成功”,一个个创新平台的“与世界对话”,正是“烟台制造”向“烟台智造”价值进化的生动写照,也是烟台探索实施链长制、提升价值链的“实践”基础。

“链长制”,于烟台,“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以此为新起点,以“更快、更强、更团结——更智慧”之姿态,向“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奋力前行,是烟台与1038公里海岸线、700余万人民最美的“约定”。奋斗路上,“每个人都了不起。”(胶东在线记者 邬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