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高校对口支持服务1个县,山东将试点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4日讯 今天,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试点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将依托省内高校美育教师和艺术师范专业学生力量,为省内广大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或相对薄弱地区中小学校美育教育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每所试点高校对口支持服务1个县(市、区),重点帮扶区域内2所美育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校,辐射带动10所以上的中小学校。试点高校在美育课程教学、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为试点县(市、区)提供支持服务。首批试点期限为2年。

试点高校须在重点帮扶学校开发和实施2门以上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参与面广、易于组织的美育专项课程,保证课程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和持续性。每学期安排至少2名教师赴重点帮扶学校授课,每人授课不少于50学时,覆盖学校50%以上学生。美育专项课程包括合唱、器乐、舞蹈、校园剧、戏曲、绘画、书法、篆刻、剪纸、工艺制作和山东地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等。支持重点帮扶学校建设2个以上的美育兴趣小组或学生艺术团,帮助学生掌握至少1项艺术特长。鼓励试点高校积极参与对口支持服务县(市、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

试点高校要帮助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课间音乐、教室、走廊、宣传栏和新媒体平台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创作主题美化墙绘,帮助中小学校创作校歌,科学设计播放课间音乐。试点高校学生艺术团每学期赴对口支持服务县(市、区)开展1-2次优秀艺术作品演出活动,为学生创造欣赏高雅文艺演出的机会。

通过培训进修、师徒结对、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学期对支持县(市、区)至少开展1次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帮扶活动。鼓励试点高校在对口县(市、区)建立教研基地,与区域内中小学校合作开展美育相关项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每年指导支持县(市、区)立项1-2个市级及以上中小学美育课题,提高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水平。支持试点高校在对口县(市、区)建立实习基地,组织艺术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开展支教活动。

据悉,全省拟支持15所左右高校试点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一对一”确定对口支持服务县(市、区),就近就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