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快评 | 为“四新”经济人才打通职业赛道

职称评审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根有效的“指挥棒”。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职称评审,951人获评国内首批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职称,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打通了职业赛道,进一步激发起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

“四新”经济新职业职称评审,为从业者打破了“藩篱”,体现了解放思想、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精神。近年来,“四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人才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职称评价需求逐年增大。但一直以来,新职业从业者参加职称评审,面临不少“隐形”门槛,很多优秀人才被挡在门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面对新形势,人社部门果断进行改革,搬掉了一系列“绊脚石”,打破了身份、档案、所有制等限制,让新职业从业人员与传统领域从业人员享有同等职称评审待遇。特别是,分类创新设置新职业职称,用“新尺子”量新人才,破解了过去“游泳冠军”同“长跑健将”同台竞技的难题,让职称评定更科学、更公平、更精细化,也为“四新”经济人才畅通了职业发展渠道。

推动新职业职称评审改革,有助于树立人才流动的“风向标”,对“四新”经济发展具有强力托举作用。人才评价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也应随着产业需求而不断更新。山东省设置工业互联网、新型功能材料、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职业职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引导优秀人才投身新兴产业“主战场”。比如,青岛正致力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相关职称评审在让我市从业者倍感鼓舞的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加入这一行列。而且,从行业内部来看,职称等评价机制的引入,能够激发从业者展开良性竞争,也为管理层选拔任用人才提供了借鉴参考,有利于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职业职称评审改革,应注重实干实绩,全力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就是要打破唯学历、资历、论文、奖项等限制和职业壁垒,真正让能力、业绩“说了算”。各部门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既要思想“破冰”,也要实事求是,把真正的人才评出来,让“四新”经济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集聚的“蓄水池”。同时,还要努力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方式,进一步健全与评价机制紧密联系的福利待遇,完善体系化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近年来,一些身处行业金字塔尖的人物,正在重新定义人才的概念。比如,此前直播电商“顶流”李佳琦以“首批特殊人才”身份被上海引进,90后快递员李庆恒也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落户杭州。这是城市“人才观”转变的生动体现,也反映了城市的开放性。在吸纳专业人才、助力新兴产业方面,尤其需要强调这种开放性。

城市与人才,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全力发展“四新”经济,离不开高水平专业人才;也只有城市产业做大做强,才能让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让我们一起苦干实干,为人生出彩而奋勇拼搏,努力开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王学义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