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管理“崂山模式”成“双减”样本


老师利用平台反馈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个性辅导。

老师利用平台反馈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个性辅导。


教育部公布学校落实“双减”十大典型案例 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入选

新学期开始后,“双减”一直是全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双减”之下,如何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前提下提高作业质量,成为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难题。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青岛市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成功入选“双减”十大案例。记者采访了解到,崂山区依托“课堂教学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科学设计和布置作业,通过人工智能校本作业本,实现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同时,建设“中小学作业监管平台”,在实现精准的基础上控制好作业总量,并完善作业结果运用,综合发挥评价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


老师利用作业数据(正误名单)精准讲解。

老师利用作业数据(正误名单)精准讲解。


借助云平台 打造“三精一管”崂山模式

“早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区就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平台课堂功能分为教、学、评三个环节,作业正是‘评’环节中的一部分。”崂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满启浩告诉记者,平台在不改变学校原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改变教师原有教学习惯、不改变学生纸质答题习惯、不使用pad等智能设备前提下,让教育信息化无感化融入,做到了信息化与教学的有机融合,让信息化的成效充分体现在教、学、评这些关键环节上来。

针对“双减”中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作业负担问题,崂山区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依托“课堂教学云平台”建立作业定期监测制度,打造“三精一管”崂山模式。“我们在作业管理上最独到之处是‘三精一管’,‘三精’指的是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一管’则是做好作业时间管理。”满启浩介绍,“三精一管”模式实现了作业分层、个性化指导,确保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老师利用平台反馈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个性辅导。

老师利用平台反馈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个性辅导。


精准到个人 每个学生都有“私人习题库”

“在精准到校上,教研员带领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分工合作,打造区域作业资源库,学校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学情、尊重区域性差异,完善生成AI智能校本作业本,形成校本化作业。”满启浩介绍,信息化资源在作业这一环节中的充分运用,把老师们从原来的作业出题中解放出来,让教研员跳入“题海”,让教研员为老师们减负,老师们再为学生减负,最终实现“双减”目标。

在精准到班上,学生日常作业在AI智能校本作业本上完成,老师进行正常批改后,通过全区为每个班级配备的高速扫描仪,在1至2分钟内完成作业分析,即时呈现作业作答情况分析。

在精准到人上,作业在扫描之后错题被自动收集,同时进入学生错题本和教师错题库,教师在错题库中可以精准知道每道题的作答情况,了解学生每个薄弱项,并针对这些错题进行靶向训练。满启浩还透露,作业管理“崂山模式”不给学生增加任何额外负担,学生仍然采用纸质答题的方式完成作业,也不使用pad等电子设备,避免了家长们担心的视力影响等问题。


20210929/1632900993_1710835035.png


一管三环节 让作业负担真正“减下来”

“双减”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过长的作业时长、过多的无效作业,通过减负为提质让渡功能。崂山区运用搭建的作业监管平台在作业“时效”上下功夫,通过学科教师“试做”预估作业完成时间、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实行“时间双向管理”三个环节,确保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

在学科教师“试做”预估作业完成时间方面,区学科教研员指导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作业进行研究,设计作业,结合学生学情,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在平台上标注每道题目作答时间,平台自动计算作业完成时间。

在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方面,建立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作业协商机制,协调各年级、班级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的作业数量和时间,提前审核,统筹发布,规范作业布置。学科教师结合平台基于学生薄弱点自动推送的题目进行作业布置,并将最终作业提交年级组长,组长审核通过后提交班主任,班主任统筹各学科教师布置作业时间并发布作业。

此外,平台实行“时间双向管理”。为科学记录和分析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时间,要求学生每次作业都填写起始时间,然后将教师作业预估时间和学生的实际作答时间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项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双减”新课题 积极探索增效提质新模式

“国家的‘双减’政策的确是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但对老师而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集备、作业设置、作业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老师需要付出更多。”在满启浩看来,“双减”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双减”大背景下提高作业质量这一核心难题,崂山区在作业设计上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和层次差异性,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

一方面加强作业研究。学科教研员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研交流活动,加强过程教研指导。学校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在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上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优化作业内容。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统筹考虑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立足于学生个体,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同时还完善结果运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优势做好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和全要素数据采集,基于大数据分析、学生能力系数和作业完成时间推送个性化作业,在实现精准的基础上控制好书面作业总量,并完善作业结果运用,综合发挥评价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

“作业管理只是我们‘崂山模式’的一个环节,除了作业,我们全区在课堂增效提质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在采访中,满启浩透露,在“双减”大背景下,崂山区各中小学正在课堂结构、课堂效率、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