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深挖红色资源,红色场馆迎来参观热潮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3日讯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岛深挖红色资源,各红色场馆迎来参观热潮,在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莱西市马连庄镇河崖村是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地方红色政权胶东行政公署、胶东地区第一个“新华书店”和“八路胡同”的所在地,被后人称为“红色村庄”。在这个村庄,居住着93岁的离休教师刘典章,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这条胡同里共住了8户人家,其中5户中有7人参加了八路军,有5人先后牺牲,因此被称为‘八路胡同’。别看‘八路胡同’仅有百余米长,每一个院子里都有讲不完的革命故事。”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刘典章把河崖村当课堂,义务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党员干部和游客讲述革命故事,弘扬爱国情怀。

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是青岛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位于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浮山后社区的“红色记忆”展览馆中,展出了六件珍贵的实物,从大刀、手枪到鲜红的党旗,每一件沉淀着历史沧桑的物品,仿佛都写满了这片土地曾经的故事、光辉的历史。土生土长的浮山后村人王淑云,是一名志愿者、百姓宣讲员,长期活跃在街道社区公益服务、理论惠民宣讲活动中,她会向周边的居民绘声绘色地宣传浮山后村的历史,感恩党的坚强带领、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不求功之显隐,但求事之为否;不求名之成败,但求与众之利害……我们今日所受的艰苦,便是明日所享的幸福;我们今日所流的热血,便是明日灿烂的鲜花……大家可以从他留下的文字中,感悟他在短暂的24年间,强烈为国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对人生价值的崇高理解。”在即墨区段泊岚镇周浩然文化园,园长、革命烈士周浩然的六弟周法廉十几年如一日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宣讲烈士事迹。自1960年以来,周法廉利用工作之余挖掘、宣传烈士事迹。从2002年开始,他精心设计建造周浩然文化园,目前已形成“一道、两馆、三壁、四场、十碑”的总体格局,累计宣讲烈士事迹3000余场,先后接待30余万人次参观学习。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南区充分发挥红色展馆的阵地作用,通过实物学党史,学习党史强信念,坚持把红色精神的传承作为强基铸魂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作为李沧区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青岛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基地融合共建示范点精心打造了“红色长廊”青岛地方党史展陈展览,助力兴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青岛城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挖掘道路交通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搬运过程中的“红石”精神,依托博物馆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以“童心向党,致敬英烈”——志愿军老兵讲述“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和学生代表走进道路交通博物馆,用心触摸纪念碑搬运工具,感悟“红石”精神。青岛市市级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与青岛园林集团共同在中山公园内打造了党建文化馆,紧紧围绕着“深入群众、面向市民”的主题,用丰富多样的教育载体和形式,开辟了5G+VR的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模式,为老百姓增加了新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臧琦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