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信息壁垒,优化医保支付方式......“青岛医改”尝鲜多个全国“试点”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9日讯 今天,青岛召开全市医改工作会议暨市医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医改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市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会上,城阳、胶州、莱西3个区市以及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5个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发言,展示了青岛坚持把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不断走深走实的亮眼成绩。

医改剑指“看病难 看病贵”,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需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青岛各区市、各部门都采取了“顶格推进”措施。以城阳区为例,目前,该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827处,但一级以上医疗机构仅有25家。为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特别是对高端医疗的需求,城阳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推进机制,以增强全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突破口,统筹谋划中部以城阳区人民医院为核心,东西部分别以区三医、区二医为核心,以公办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集体卫生室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同时,通过统筹推进紧密型健共体建设,试点优质专家资源下沉,构建了“15分钟便民就医圈”,激活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池春水”。

顶格推进之下,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体系还离不开有效的全域统筹。以莱西市为例,近三年来,该市累计投入9.5亿元,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全域均衡布局。莱西市明确“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的医疗布局,以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发展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南部姜山镇和北部南墅镇为次中心,重点提升2个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以健共体建设为契机,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均衡发挥作用,并按照“一院一特色”原则,域内16个卫生院都建设了基层特色专科,推进了分级诊疗结构优化。

数字化也是青岛医改工作的突出特色。记者自会上了解到,胶州市多措并举破解信息壁垒,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医改工作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市投入资金4600万元实施银医战略合作,以“同城双活、异地备份”的方式建成卫生健康云数据中心,建设了统一标准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畅通了卫生健康、公安、民政等机构的数据采集,也覆盖了胶州市4家二级医院、18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3处公共卫生室,实现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应用共享。

此外,胶州市还借力智能诊断,破解基层临床诊断水平不高的难题。据悉,该市在国内率先引入“百名院士百亿基金”DUCG(注:一种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究成果,在市、镇、村三级22家医疗机构试点运行,将8家三甲医院专家知识架构深度应用于基层,涵盖41个主诉症状、1000余个临床疾病诊断,可有效降低基层漏诊、误诊率,准确性高达95%,目前已开展诊断6万余人次,为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提供了技术支持。

医改的关键还在于人才支撑。为此,我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行业薪酬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四家单位为试点开展相关工作,对试点单位实施“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将绩效工资总额与业务评价结果挂钩,实行“总额+浮动”管理机制,并将浮动部分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额核定上强化绩效导向;同时,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以最大限度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领域,我市还全面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已顺利通过国家试点评估,于今年7月对18家试点医院按DRG实际付费;并在省内率先在崂山、西海岸、城阳三区开展门诊慢特病和门诊统筹制度融合改造试点,提高参保人门诊保障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