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水彩“代言”

●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的一项内容,120位不同时期青岛水彩画家的作品在四个展厅中集结,勾勒出青岛水彩百年来的发展脉络和面貌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青岛水彩“既有历史,又有现实,还有现代,更有未来”,为水彩的本土化、在地化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

这个国庆假期,人们在国家级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以另一种方式与青岛相遇。

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的一项内容,120位不同时期青岛水彩画家的作品在四个展厅中集结,勾勒出青岛水彩百年来的发展脉络和面貌。水与彩的斑斓汇合之中,有艺术家对于熟悉的风物和生活的描摹与思考,更有城市独特历史与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交织呈现。徜徉其间,如见青岛。

一座城市以地域画种之名,受邀进驻中国美术馆,成为研究水彩本土化发展的学术“样本”,尚属首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将“青岛水彩”视作一个城市品牌。他说,这一品牌是青岛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进程中,在新中国伟大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在他看来,青岛水彩“既有历史,又有现实,还有现代,更有未来”,为水彩的本土化、在地化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从其生成、积累、变迁的线索中,或能理解这一优秀地域文化品牌的典型贡献与价值。

而对于青岛而言,“青岛水彩”则不仅是公认的学术样本,更是这座城市独有的艺术禀赋。自城市初兴起便几乎与之同步成长的“青岛水彩”,今天又将如何彰显超越艺术表现形式本身的品牌价值与文化效应,或许是当下我们需要直面的全新课题。

■中外艺术家在青岛写生。 王 雷 摄

■中国(青岛)国际水彩艺术季的写生现场。 胡漫雷 摄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青岛水彩展现场。 李 魏 摄

■王绍波作品《渔歌》。

跨越百年,青岛与水彩“两情相悦”

说到水彩画与青岛的渊源,大约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占时期,水彩画随西方思想、文化、艺术一起涌入,在专业人士眼中,20世纪的100年间青岛的艺术形态并没有太多创新与激变,反倒是当时流行普及于欧洲的大众文化艺术样式——水彩,透过早期移民与旅行者的步履进驻,在校园与民间一路沿袭。

中国美术馆的青岛水彩展呈现了青岛水彩嬗变的基本面貌。以晚年定居青岛的中国水彩先驱徐咏青和山东水彩奠基人吕品的作品为开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吕品和徐咏青相继在青岛开班授课,传授水彩艺术。自此,作为舶来品的水彩在这座山海之城开始有了融入东方意韵的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写生成为青岛水彩创作的标配。青岛的山海自然美景,清新湿润的气候特征,欧陆风情的城市人文景观,令画家思绪激荡,徜徉其间,移步换景,夕潮拍岸、老城街巷、田园风光、海畔的劳作,所见即成画,都是那一时期青岛水彩画家直抒胸臆的表达。正如展览上吴为山所言,青岛本身,就是一幅曼妙的人间水彩画: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帆影片片,葱茏间形影掩映,煦色韶光。作为中国最早引入水彩画的城市之一,青岛无论城市风格抑或气候特征,天生就蕴涵着水彩表现的“代入感”。

亲临展览现场的艺术评论家尚辉特别提及展览中那些使用写生水彩的特色语汇的前辈们:他们并没有因年代久远而过时,他们的写生水彩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景观的一种记录,也是个性化追求的体现:本真而朴实,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

在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市美协主席、水彩画家王绍波看来,正是写生造就了青岛水彩一种立足现实、表现生活的情怀,也促成了青岛水彩讲究用水、崇尚水色淋漓的艺术特色,其影响至今依然。

王绍波更愿意用“传承”二字来概括这场跨越百年的展览的主题,他说,从徐咏青、吕品到晏文正、陶天恩、宋守宏,再到他们这一代人,历经三代水彩画家的积累与发展,青岛水彩的面貌无论在创作语言和表现技法上都实现了质的突破。正是因为有了老中青不同代际艺术家的不懈创造、积淀和创新,才有了中国最高艺术殿堂里的万众注目。水彩与青岛的缘分,已不局限于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力,而是串联多元文化的纽带,它与这座城市“两情相悦”,如此默契。“作为一个移民城市,青岛多元的文化氛围,使其少了些传统的束缚,多了些对风潮和时尚的追随;水彩则是兼具中西人文艺术思想的表现形式,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岛凝聚多元文化、追求风尚的首选,以至于成为能代表青岛城市气质的文化名片之一。水彩与这座城市骨肉相连,共同构筑了青岛城市文化的记忆。”

“水彩中坚”的目光无法从这座城市移开

入选此次青岛水彩展的120位画家的近200幅画作,是从600余幅候选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它们代表了青岛水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成果和学术方向,而在这样一个兼具学术高度、历史纵深度和代际宽度的展览中,每一幅画作和它所归属的历史时期都两相呼应,值得细细品鉴。其中,“50后”“60后”青岛水彩中坚力量的实力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青岛籍水彩画家陈坚画中的青岛秘境,呈现山海的静谧,饱含他对家乡的赤情。他与王绍波作品所在的展厅,成为展览现场人气最高的场域。后者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的作品《渔歌》,时隔17年在展览中依旧醒目。画面中三位渔民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海的气息扑面而来。仔细看,许多细节一一显现:刚刚捕获的虾的灵动,手指因长期劳作而突出的骨节,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水彩画空灵透气的语言辅以浓郁的油画般的色彩,观念性的厚重,于轻盈中造就鸿篇巨制。当年这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历史感和现实人文关怀的厚度,超越水彩这一画种所营造的气场,刷新了人们对于水彩画的传统认知,《渔歌》的“登顶”自然毫无悬念。

与《渔歌》一样,这一时期的青岛水彩创作几乎全部基于艺术家对于本土风土民情、沧桑巨变的细腻感受和体会,“水彩中坚”们的目光无法从这座他们熟悉的城市移开。

高东方创作于2000年、入选全国美展的《老船》,也是他驾轻就熟的青岛特色风格。他告诉记者,青岛的海与船,特别适宜表现水彩的气韵,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除了这幅20年前的旧作,水彩画家还有两件今年的新作入展,同样是关于海与船的“交响”,反映的则是青岛当代港口建设的场景,以大画幅关注时代港湾的变迁。高东方说,20年对于同一题材不懈探索,他致力于在传统的水彩绘画语言之中注入新的当代性元素,“你画出来的东西总要带有不同时期新的感受,创作就是要发展,不能故步自封。”

他说,水彩画的创作过程其实很有趣,当你充满激情,投入真情实感,观者是能够感受到你创作时的情感变化的。这对艺术家提出了更高要求,创作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求新求变,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窦凤至的《海港之城》系列,将建筑、海和山有机地结合,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离。“近百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其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的创作,也力求在当代观念性与写实之间形成一种互动。”除了《海港之城》,窦凤至的《帆之都》系列作品,也都延续了对青岛本土文化情境的描摹与思考。他说,他试图通过水彩这种载体,体现出青岛独有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舶来文化的洋气与齐鲁文化的博大相交融的创造。

在接续现实主义表现特色的基础上,呈现时代进程的洪流。以史诗般的画面、浓郁而不失灵动的色彩,记录时代变革的影像。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代青岛水彩画家共通的气质。他们承上启下,不仅屡在全国美展中争金夺银,同时也为新一代本土青年水彩画家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90后”水彩新势力,更趋自我的自由表达

这次参展的青岛水彩画家,“90后”新生代有22位。他们中,正在中央美院读博的司康备受关注。他的《灵之声》,在罗马角斗场背景衬托下,前景中的青铜骑士与他的战马被着重刻画。“我一直对人体结构造型这一方向的兴趣比较大,所以重点发展这一专长。青铜器以及石膏像,它们的结构美感能够传递出某种精神的向度,这也是我一段时间以来喜爱与偏向的题材。”

用水彩这一轻盈灵动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青铜厚重的质地,这是司康刻意要在画面中传达的一种反差。在他看来,反差感所产生的冲击充满虚与实、阴与阳交互的趣味。他说,艺术家不必困顿于媒介或者材料,关键在于语言观念和手法。你要知道自己想传达什么,然后通过适宜的语言,真正把它展现给观者,有时最单纯的媒介反而最好,比如就只用水和彩,重要的是它适合于你想表达的内容。“当代性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现实之中的,也可以是超时空的,可以是精准透视的,也可以反透视……还是那句话,最终要落在你想表达什么,让观者能够领悟就好。”

在观展的专业人士那里,青岛“90后”所呈现出的创作风格和状态让他们惊喜:这一代人更多地强调视觉意识,在图像的蝶变中形成一种新颖的视觉信息,刷新人们对水彩画的传统认知,这是水彩随时代变更与现实所进行的一种新的对接。

司康曾经就读的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水彩高研班也因此浮出水面,这一由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青岛学术研究中心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高研班,由陈坚和王绍波共同倡导发起,将众多水彩名家集结青岛授课,如今已有五期学员相继毕业。这次入展的“90后”艺术家,有多位曾经是高研班的学员。

身为青大美术学院教授的窦凤至告诉记者,“90后”年轻一代水彩新势力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体出位,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青岛水彩专业教育水平的日益提升与完善。水彩教育已从过去的基础教育、写生教育,发展到学术性的高端教育模式,把打造具有较高水彩艺术理论和技能的队伍、培养当代山东水彩艺术后备力量作为目标。他表示,随着学科演化、材料的不断跨界融合、观念的植入,现在的水彩艺术已经拓展为纸上作品,年轻人的创作更加融入当代世界潮流,尝试各种材料拼贴,水彩画的画幅更大,表现内容更加宽泛,形式感更强,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呈现,而是一种当代语境下的追求,注重出新,与别人不同,只为达到个性表达的目的,在传统的基奠下融入新的个人思考。

不论是陈坚、王绍波、高东方还是窦凤至,这一代青岛“水彩中坚”都欣然将他们的目光投向本土“90后”新生代水彩创作者,为他们作品中青出于蓝的个性表达惊喜,亦为这片自己亲身参与培植的土壤日益优沃而骄傲。

关于画框之外的城市水彩图景

或许对于每一位青岛的艺术家而言,创作本身都不是终点,而是桥梁,将他们与这座城市更加紧密地连接。中国美术馆的青岛水彩展背后,更有艺术家作为青岛人对于画框之外城市未来艺术图景的期许。

今年5月,已连续数年举行的中国(青岛)国际水彩艺术季的展览活动中,青岛首次公开向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和市民游客发出水彩创作的邀约,邀请他们参与为期一周的系列采风写生、研修讲座和展览交流活动。青岛水彩的品牌不仅陈列于展厅画框中,更要延续它一贯的发端于民间、缘起于跨越地域和国界的交流的传统。有关城市未来水彩艺术图景的探索已经开启。

除了水彩大咖的集结、水彩艺术的民间普及,城市也在持续深度探寻水彩之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目前青岛已与安徽西递、云南曲靖、西藏洛扎、山西右玉等地联动,以期为公众开辟更多跨地域的交流对话与水彩艺术行旅,让“青岛水彩”这一城市品牌率先构筑起国内文旅交流的新平台与新模式。同时,与各地文旅特色品牌的资源整合也正在进行中。城市以水彩为主题的文旅产业项目也在酝酿中,自然人文景观与艺术采风写生的结合,水彩写生线路的开辟,文旅配套服务完善等等环节要素,正汇集起超越画作本身的更具延展价值的城市资源,形成以水彩为中心的创意连接。

而有了水彩与艺术家的长久凝视与加持,城市的艺术形象将愈发得丰满和鲜活,水彩带给城市的禀赋以及它一度被忽略的资源整合力,也将被激活。

“青岛水彩”的历史印迹

■1903年,有关青岛的描绘已出现在德文版的水彩画册中;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开学,青岛文化艺术开始迈上新台阶;

■1933年,私立上海美专毕业生王绍洛在湖南路铁路小学举办西画展览会;

■1938年,赵仲玉和吕品共同发起成立琴岛画会,水彩及新兴美术有了更具规模、更持续的推动;

■1939年,在河南路15号银行同业公会大楼举办了青岛本土西画首次有规模的展览,它被看作是青岛本土水彩势力的首度公开亮相;

■1946年,中国最早的正规西方美术教育机构——上海土山湾画馆培养出来的“中国水彩画第一人”徐咏青从香港移居青岛,他与吕品、宫滨汀等人成立的青岛私立中国业余美术学校,成为青岛本土水彩力量最早的培植基地;

■1947年,高密人宫滨汀在湖北路7号创设中国美术业余学校,徐咏青、陶天恩、吕品等都曾到校任教;

■1949年,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在观海一路29号吕品的私宅举行开学典礼,办学宗旨是培养美术干部。这一年前后,青岛中、小学校美术课普遍设水彩画科目,所以教育界会聚了具有水彩画技能的众多画家,如擅长钢笔淡彩的郭士奇、兼容中西的叶伯泉以及热衷于沿海风景写生的晏文正等;

■1951年,刚刚成立的青岛美术工作者协会以政府的名义,在当时的山东省民主青年联合会驻青办事处驻地——湖北路17号举行了全市首届美术创作评奖展览,陶天恩获得两个甲等奖;

■1957年,青岛彩画研究会成立,一批创作手法多样、创作理念超前的水彩画家使青岛水彩画创作一度呈现兴盛的景象;

■1980年,山东水彩画会在青岛成立,其时全国只有四地成立水彩画会,上海尚在其后;

■1998年,也是青岛水彩的一个重要节点,全国水彩(粉)画展在青岛举行,青岛水彩风生水起,为后辈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006年,北京举办的“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中,青岛同时有晏文正、宋守宏、陶世虎、王绍波、高东方、陈锡岩等11位画家入选,创造了名副其实的青岛水彩现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责任编辑:李鹏飞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