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5日讯 今日上午,“财赋轨交,赢创未来”——首届资本市场助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城阳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指导,青岛市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办,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资本学院承办。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秦青松现场致辞,城阳区政府副区长石德武、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资本市场处处长李秀光、城阳区科技局副局长苏世津、城阳区金融局有关负责人、青岛市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泰山学者李伟、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常欣等出席论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专精特新企业、双创重点企业、新三板企业以及相关供应链企业共计50余家参加论坛。
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辅导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正在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提供高效服务,持续优化创新环境。这些,都急需资本赋能实体经济,激活发展动力。
为此,论坛特别邀请深交所北方中心主任李刚、全国股转公司专家邱阳等行业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创业板上市及审核要点解析》《北交所功能定位及上市要点解析》主题发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企业上市挂牌规划经验分享和工作指导。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汉理资本、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分享了《中小企业股权架构设计与融资重点法律问题解析》《中小企业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篇)》《中小企业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间接融资篇)》。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资本市场工作座谈会上,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进行了企业推介。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中信证券、联储证券、中泰证券、长江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服务中小企业有关情况及未来合作愿景;中信银行、青岛银行等银行机构,汉理资本、明莱蓝海、高创澳海、葳尔资本、里程碑、中科清晨、京铭资本等创投风投机构与园区重点企业进行了初步对接;各方就谋划园区企业资本市场发展、加速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股权融资、间接融资、人才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合作发展共识。
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轨道交通产业,是青岛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城市名片,是全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拥有青岛市90%以上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资源,拥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6个,中车系龙头整车制造企业3家。2020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79%。今年7月20日,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在示范区成功下线。功能区改革以来,示范区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铁路机车),获评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秦青松在致辞中指出,要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大力支持。他表示,示范区充分尊重企业、人才和每一位创业者的主体地位,成全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创意创新创造。示范区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作用,在各方支持下,成立总规模40亿元的中车(青岛)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总规模5亿元的中车(青岛)科技创新创业基金等基金资源,推进“金融支持棘洪滩制造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制造业支持力度。希望借助此次论坛,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常欣表示,作为中小微企业身边的资本市场,今年入选了第一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蓝海将坚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的定位,发挥平台功能,进一步为示范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综合性资本市场服务,通过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全方位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及上市挂牌需求,助力示范区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关伟)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