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硬钉子”啃“硬骨头”!青岛今年以来已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40余万平方米

通过拔“硬钉子”啃“硬骨头”,今年以来,青岛已累计拆除各类违建440余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摆乱卖等市容乱象70多万处——

拆违治乱:实现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

在崂山区鹏利南华小区,违建拆除工作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这处建在4栋楼楼顶、总建筑面积为4194.42平方米的高空违建,导致该项目一直未能通过验收,700户居民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针对这处难啃的“硬骨头”,从今年4月1日起,市城市管理局和崂山区将其作为攻坚的目标,分阶段、分批次依法有序拆除,预计今年12月底前,将完成全部拆除工作。

这处“硬钉子”的拔除,彰显了我市在拆违治乱上敢于动真碰硬、向“深水区”挺进的决心和力度。

大力推进拆违治乱,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题中之义,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掀起了一场以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和市容秩序“十乱”整治为重点,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的大会战,通过强力推进、集中攻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扮靓城市“面子”和颜值的同时,提升城市的“里子”和品质,夯实城市共治共享工作基础,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崂山区都市果岭西侧拆违后,为中医药大学项目腾出建设用地。改造前

崂山区都市果岭西侧拆违后,为中医药大学项目腾出建设用地。改造后

动真碰硬,啃下一批“硬骨头”

近年来,青岛组织开展了“美丽青岛三年行动”等一系列环境提升行动,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改善了市容环境。到2020年年底,全市已经累计拆除存量违法建设约2361万平方米。可以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拔的“硬钉子”,拆除治乱难度越来越大。

越是困难越向前。“违法建设侵占了城市公共资源,阻碍了城市建设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市民群众反应比较强烈。对于违法建设,城管执法部门态度一向很坚决,就是要坚决予以打击遏制和清理整治。”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表示。

胶州市向阳市场附近的万国大厦楼顶违法建设问题产生于12年前,当事人违法加建了两层违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但因该楼体位于闹市区,且施工难度巨大,多年来,辖区相关部门只能采取保守措施,对该处违建实施封闭维护。

今年,胶州市将拔除这个“硬钉子”再次提上议事日程。考虑到该处违建地处中心闹市区,且位于6层建筑物的顶部,拆除中存在高空坠物等重大安全隐患,通过多次技术会商和安全评估,最终确定对整个楼体进行封闭防护,有序施工的拆除方案。7月6日起实施集中拆除,历时29天,共拆除楼顶广告800余平方米、违建3600平方米,被遮挡多年的圆球形楼顶“重见天日”。

李沧区上王埠社区便民市场及其周边拆除违法建设10000平方米后,设置划线停车位,极大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改造前

李沧区上王埠社区便民市场及其周边拆除违法建设10000平方米后,设置划线停车位,极大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改造后

李沧区老虎山西麓拆违后进行增绿补绿。改造前

李沧区老虎山西麓拆违后进行增绿补绿。改造后

李沧区沧口街道被市民称为“老沧口”,除了大面积的老城区,还有个别尚未拆迁的“城中村”。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决定了老沧口的农贸市场、便民早夜市数量大、分布广,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不小的难题。在“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中,几个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迎刃而解”。

西流庄大集演变而来的西流庄市场,紧邻居民区和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逢大集开集,大量流动商贩占路经营、阻塞交通,一直是居民投诉举报的热点问题。周边商户私搭乱建,挤占公共区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今年9月6日起,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沧口中队连续几天在西流庄市场南侧进行拆除清理,共计拆除各类私搭乱建19处、600余平方米,其中最长的已经有20年,拆除违法设置的LED和墙体广告4处。拆违行动后,交通压力缓解,进出市场的车辆行人通行更加便捷,周边卫生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华中蔬菜批发市场是市内最大的综合性蔬菜批发市场。市场东门和南门因为交通便利、客流量大,最受流动摊贩“青睐”。经常是执法人员前面清理了一批占路经营的,刚刚离开,后面接着又来了一批。对此,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沧口中队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专门集中力量采取定人、定岗值守的方式,治理占路经营。同时对屡劝不改者,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几个月下来,占路经营的情况已经得到根治。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我市在拆违治乱方面的力度和决心:截至10月14日,今年共拆除各类违建440余万平方米,是去年全年拆除总量的两倍多,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占路经营等市容乱象70多万处。

做好“拆违治乱+”,腾出城市发展空间

77万平方米,这是今年以来通过拆违治乱给城市发展腾出的空间。相当于108个足球场的面积,给青岛产业升级、城市品质提升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

拆违,不是一拆了之,而是要做好拆后利用工作。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指导各区市做好拆后场地的规范管理和适当改造升级,通过植绿增绿、建设停车场、设置健身器材或运动场地等形式,对拆后场地及时进行绿化、硬化、美化,优化市民居住和生活环境,打造温馨家园。针对工业厂区、城乡结合部等大体量违建,指导区市结合重大项目建设等活动,加大拆除治理力度,拆除违建、腾退用地,为城市建设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通过拆违治乱,市南区吹响了百年中山路复兴号角,李沧区打通10多年未贯通的唐山路,崂山区腾退郑张社区项目用地300多亩引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拆违治脏、拆违治乱、拆违通路、拆违增绿,聚焦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共建共享更加宜居的城市。

继去年底今年初,市南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观海路派出所、中山路派出所、中山路综合执法中队、中山路市场监管所、中山路交警中队等7个部门,对中山路72号及周边违法建筑群展开拆除,打响了中山路商业步行街建设拆违攻坚战后,今年西部老城区复兴再添新动作,通过对中山路117号妇女儿童店违建进行拆除,还原了中山路老街区的历史风貌。而对莱阳路28号集装箱进行切割、吊离,恢复鲁作家俱博物馆文物原貌,让市民更直观地体验青岛文化底蕴。

在城阳区,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尘土飞扬,一栋栋违建在挖机铁臂下应声倒下。为保障我市重点项目“亚洲杯”青春体育场按期落地,近期,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城阳街道、公安分局等部门,对靖城路、兴阳路周边亚洲杯项目区域内6栋违法建设予以拆除,强力推进"亚洲杯"青春足球场项目拆迁工作。在前期建立摸排台账的基础上,召集违建业主开会讨论了拆除方案,逐户讲法规,挨家定措施,采取“自拆+助拆”,为项目落地腾出了空间。

“开门”听民意,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群众是城市治理的主体。如何发挥群众在拆违治乱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主动向群众问需问计问策,是做好拆违治乱工作的有效途径。

自去年7月开始,市城市管理局每周三主动设置议题,局领导和处长们通过12319城市管理热线倾听市民诉求和建议,举全市城市管理系统之力,聚焦解决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收集采纳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好建议。在“打开大门”的同时,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在全系统每月一次开展“青岛城管在您身边——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市南区二轻新村小区,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式小区,小区内长期存在乱贴乱画、乱圈乱占、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现象,绿化缺失、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居民苦不堪言。该问题在“星期三问城管”局长接线月过程中,引起了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博彤的注意。下线后,他立即统筹调度市区两级市容环卫、园林环境、违建治理相关执法队伍,组织对该小区进行了集中整治,共拆除私搭乱建3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乱圈乱占、乱堆乱放等问题300余处,彻底消除了小区内违法建设和“十乱”问题。市南区同时根据楼院特点进行绿化改造升级,营造了层次丰富、一院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小区环境。

为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市城市管理局向全市22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发出了进一步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强化居民小区新生违法建设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履行新生违法建设发现报告、劝阻制止的义务。即墨区试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日报告制度,建立信息报告微信群,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每日两次对小区装修房屋进行巡查,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即由专人在群里报告线索,街道和执法部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处置。截至10月14日,今年共拆除新生违建38.5万平方米,而且多数违法建筑都能够在进料、挖基、起架等初始阶段被停建和拆除。

截至目前,“星期三问城管”活动已举办62期,累计接收办理反馈市民来电诉求1739件,办结率97.12%,组织各类公众开放活动40余次;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及社区群众、志愿者7.1万人次深入社区1354个(次),现场解决卫生死角、小广告、地桩地锁、毁绿占绿等问题2.2万个,入户检测维修4099户,推动解决了市南区浙江路6号、市北区永吉路三层小楼、李沧区渔花苑等260余处市民反映强烈违建问题。

越是开放,越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通过“星期三问城管”“城管服务进社区”等平台,汇集了民声民智,了解了市民的所需所盼,进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让每个青岛人都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蹚出了“群众广泛参与、了解社情民意、专项整治解决、提升城市品质”的城市治理新路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 臻)

青岛日报2021年10月22日7版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