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屋装摄像头、一辅导作业就上火……家庭教育难题专家支招

新学期开始,孩子学习和习惯上出现的小问题让家长头疼不已。“为了监督孩子,我在他房间安了摄像头,结果引起他反感。 ”“写作业怎么这么没效率?一辅导作业就来气”“升入高年级了,德育活动还这么多,该怎么跟老师沟通?”……家校共育,是每个家庭都清楚的一句承诺,但家长究竟该如何“育”?如何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协作、配合,在新学期初始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本期会客厅重点关注的话题。


【本期嘉宾】

★潘晓莉

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青岛超银学校校长。山东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共青岛市民办教育机构行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教育管理先进个人。

家长:我为了监督孩子学习,就在孩子房间安装了摄像头,没想到激化了亲子矛盾,再加上现在儿子正好14岁,是最容易叛逆、学坏的年龄。作为一名正在经历“14岁现象”的家长,有什么家教方法能帮助我指导孩子学习和缓解亲子关系?

孩子“14岁现象”家长如何应对

潘晓莉:家长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表达方式的差异却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我不提倡家长们用“监督”这个词,就像是你寄出一份爱,但是孩子收到的却已经不完全是爱的感觉,还包含了不被尊重、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因此我们提倡建立高效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例如“家校联系本”、家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

最好的方式是家长随时与学校沟通,与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尝试逐步放手,这样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找到价值和归属感,锻炼自控力和责任感,从而让孩子越来越自信。如何把握度呢?打个比方;一只手轻轻握住另一只手,两只手都是温暖舒适的,但如果一只手狠狠捏住另一只手或者两只手没有任何接触,那温暖舒适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同理于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怎样的度最合适要看双方的感觉。

其实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可以平稳度过14岁和青春期,所以挑战中也满含着成长的机遇,家长要有信心、有稳定的情绪,并坦诚接纳孩子的各种“变化”,比如“反驳、顶嘴、对着干”……这些所谓的“变化”,是孩子寻求关注和确认是否被爱的方式,是成长规律和走向独立的必经过程。

所以家长在14岁亲子陪伴中,一定要“摆正位置”,在“不远处放手不放眼”,既能观察到孩子的状况,又不过多干预,更不替代。时而在前去引领;时而在后去推动;时而左右去陪伴,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们就会有稳稳的成长。

家长:孩子写作业时我就搬个椅子坐在旁边看着他写,不然就没效率、写不好。还有的作业很难独立完成,我还得花时间帮助他。现在搞得连我一提到作业都焦虑紧张了。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该做什么

潘晓莉:其实首先家长们要有正确的作业观,并引导孩子意识到,作业是他自己的责任,每天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是他应该做的,不管是常规作业,还是特色作业,都要静心、耐心、有质有量的完成。而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和过程比作业的结果更重要,有些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的作业,比如手抄报、做PPT、绘制思维导图等,这些都是有利提升孩子高阶思维品质的作业形式,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完成的。比如语文有学生创作诗歌的作业;数学有“创编数学故事”的作业;英语有根据语法时态,设计《我的城市》的作业。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节约时间去学习语数英,或者为了让这类作业获得表扬,就替孩子完成,那就失去意义了,其实孩子天生就有研究的能力,家长不能替代和损失孩子思考的过程、经验的积累。

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的孩子在念小学,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尽量让他像对待测试一样,比如测试不能随便离场,不能开卷考试,要有时间限制,那么做作业一样也要这样。从一点一滴的小细节中让孩子明白做事应该有严谨的态度,改掉随意懈怠的毛病,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家长不必监视,不要成为他们做题的拐杖,不然反而容易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要给他们空间和出错机会。另外作业中的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与老师沟通、与孩子进行总结,孩子的家庭作业不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中的一个环节,而是最直接考验家长教育智慧、亲子关系、家校沟通的重要切入点,家长对待孩子作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决定学生对待作业、对待学习的态度,因此正确的作业观,良好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作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家长:我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又担心学校的德育活动占用太多时间,家长在家里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呢?

德育活动占用孩子太多时间好吗?

潘晓莉:现在家长们能意识到,不盲目地培养唯分数论的学霸,而是要重视德育和人本教育,现在各个学校也在杜绝“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其实,一个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校园里、走廊上见到老师主动鞠躬问好,在公交车上、图书馆里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在社会中能见义巧为、善行善举,这一切都是德育的展现,也是一个孩子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的提升。

学校组织的各种育人活动,比如“学雷锋”“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等公益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同样,德育有“隐身”属性,润生于无形,所以也需要在细节处得到家长的支持。比如行为习惯养成中礼仪习惯,语文课书写习惯,阅读习惯,用餐节约习惯,自律意识,与他人合作……这些看似事无巨细的精细化点滴,其实都需要家长们的陪伴、表率,例如带头每日坚持阅读,带头讲文明礼仪,带头做好时间规划,带头自律不玩游戏……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培养才能形成。正是这些小之又小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个人素养的高低。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从细处着手,恰恰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方式。(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孙静)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