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日喀则留下带不走的微创外科技术,青岛市第七批医疗援藏队队长刘璞首次在日喀则架起微创外科“天路”

微创外科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可以最大程度体贴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从今年5月带队抵达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那一刻开始,由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外一科主治医师刘璞担当队长的青岛市第七批医疗援藏队,便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如今,日喀则地区外科治疗正在全面进入微创新时代。

刘璞(左一)和团队完成微创外科手术。

下大力气补齐外科短板

来到日喀则后,刘璞负责桑珠孜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工作。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后,他在报到的第二天便全情投入到了工作中。桑珠孜区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医院,医院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对外科而言,外科手术风险大,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师、护理等多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并最大程度保障术中患者的安全。通过对医院和科室系统的评估后,刘璞发现这里尚未具备外科手术的技术力量和综合诊治水平。于是,他立志要在援藏的180多天里,尽快将先进的技术带到日喀则,将青岛市市立医院成熟的合理化流程带到日喀则。

刘璞带队查房。

接下来这半年来,刘璞通过组织开展外科麻醉等科室教学、协调院级采购手术仪器设备,终于在外科接连成功开展了多台腹腔镜微创腹部外科手术。

首架“天路”授之以渔

今年8月17日,一场特别的教学直播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和桑珠孜区人民医院间展开。在刘璞与青岛和日喀则两地政府及医院的努力协调准备下,成功开展了日喀则地区的首次手术现场直播教学。直播中,“主播”是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外一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将一例腹部疾病微创手术治疗的过程、麻醉围手术期观察、手术室护理标准化流程等直观地展示给了日喀则市的外科医护同行们。

当天的直播教学现场。

两地医疗护理专家们围绕微创外科技术纷纷发言,充分沟通交流,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取得医患广泛好评。此次利用远程会诊中心进行首次腹腔镜手术教学直播,是山东医疗援藏的一个创举,也是综合开发利用远程会诊中心的一大实践,将宝贵的医疗技术毫无保留地留在了日喀则的土地上。

刘璞接诊藏族群众。

大医精诚苦中乐,义无反顾心志恒。援藏期间,刘璞完成门诊诊疗约600人次、住院患者手术100余例。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桑珠孜区所属各乡镇的幼儿健康体检、农牧民体检等工作,共计完成体检约1000余人次。“援藏工作,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次体验;援藏工作,是鲁藏兄弟情谊的延续。”青岛市第七批医疗援藏队队长刘璞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编辑:栾丕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