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爱心献血圈、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这些市办实事任务新进展来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9日讯 能否将献血截止年龄延长至65岁?可否为乡村医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夜间急诊能否增加人手、优化服务……今天,市卫生健康委举行“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这也是市卫生健康委2021年“政府开放日”活动之一,受邀市民代表了解了市卫生健康委承办的市办实事的新进展,并为青岛卫健事业献策。据悉,今年市卫健委承办的市办实事中的四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面朝大海,热血澎湃。体感测温仪、导引机器人、初筛联查全自动分析系统……在离海最近的爱心献血屋,市民代表纷纷主动撸袖,在这一新晋“网红”打卡地留下别样记忆。据悉,栈桥广场爱心献血屋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它的启用标志着2021年改造和新建四座献血屋的任务已完成。据悉,目前,青岛共有20处爱心献血屋,并为每个区市配备一辆爱心献血车,全市献血屋(车)内已全面使用血液物联网技术,依托云计算、物联网、5G移动互联网形成以血站为中心、辐射七区三市的献血网络。新建献血屋极大提升了市民的献血参与度,全面提升了我市血液保障能力,促进了我市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1年1-10月份较2019年、2020年街头献血人数同期分别增长11.36%、14.25%。我市连续25年12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智慧献血屋规划建设、城市血联网运营等多项工作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代表着城市的健康水平。市办实事项目“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已迎来试运行。目前,资源库已汇集健康科普专家1060个、健康科普作品1675件,浏览量超过155万人次。2020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38%,较2017年、2019年监测结果有所提高,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仍有差距。“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加快健康青岛建设的重要任务。预计到2021年年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2020年提升约两个百分点。

乡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力量。今年青岛将完善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列为卫生健康市办实事之一。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在岗乡村医生可同所在区市相关单位签订合同,参加社会保险。财政对社会保险、公积金的单位缴纳部分进行补助。其中,社会保险费按缴费基数下限标准予以补助;公积金以所在区市上一年度月平均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缴纳基数,单位和个人各缴纳5%,单位缴纳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目前,市财政投入资金1980.9万元,全市原未参加社会保障的3605名乡村医生均已享受此项政策。

市卫生健康委承办的最后一个市办实事项目为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提高我市在各种特殊环境和复杂条件下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能力。记者获悉,紧急医疗救援专用设备已完成生产采购;无线对讲设备已完成采购;两架无人机已经交付;紧急医学救援设备、紧急医学救援装备、无人机的培训工作已完成;水电车、指挥车、物资车、炊事车等特种车辆改装基本完成。项目将于11月底全面完成并转入实战化应急演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