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第十一期之打造紧密型医联体, 让社区居民有“医靠”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5日讯 11月10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十一期协商活动成功举行。第十一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承办,农工党青岛市委联办。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以“推进分级诊疗 助力医疗惠民”为主题,就如何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等话题展开热议,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为推进分级诊疗,完善疫情常态防控状态下的疾病医疗与预防体系,市政协副主席卞建平带队,由我市医药卫生界有关专家、委员,以及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参与,展开了深入调研,先后在市内的李沧区、崂山区,省内的济南市、潍坊市,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市、三明市、福州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座谈,形成的调研报告获评山东省政协2021年专题调研优秀成果,为分级诊疗的推进提供了智力指引。

参加了全程调研的王晓青委员认为,应以医联体之通,解群众就医之痛。分级诊疗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紧密型医联体的形成,其中政府主导是关键性因素,需要对医疗、医药和医保工作实行“三医共管”。通过调研发现,厦门的“三师共管”、三明的“总医院”制度都是紧密型医联体行之有效的形式,均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撑和强力推进。

近年来,我市以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取得了明显成效,基层服务诊疗量占比逐年提升,2019年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则达到56.4%。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试点市,我市目前已建成了18个县域医共体,市内组建了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31个松散型城市医联体。此外,还由三甲医院牵头,组建了73个专科联盟和1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

“但与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目前在各类医联体建设方面仍有不足。比如,紧密程度不够,部分医联体成员单位间‘联体不连心’,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手段进行保障,缺乏共享、共建与利益分配机制,影响了医联体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薄涛说。

于华建议,未来,我市可借鉴三明市的“总医院”制度,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总医院为龙头,整合区域内所有公办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人、财、物、事、绩、管等高度统一的医联体,使医联体真正成为“一家人”,实现“一条心”,全周期、全过程管好人民健康。

“此外,厦门‘三师共管’的先进经验也值得学习,该市由三级医院的专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以及健康管理师组成团队为社区居民进行诊疗,患者在享受基层医疗优惠政策、社区医务人员细致周到服务的同时,又能得到三级医院专科医师的高水平治疗。社区的医务工作者也能得到培训和提高,吸引更多患者到社区就诊。”王晓青说。

近年来,我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已开展了县域紧密型健共体建设,并针对慢病患者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黄岛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健共体负责人宋金刚介绍,黄岛区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于2018年5月将7家乡镇卫生院、247处村卫生室组建成了我市第一个紧密型健康服务共同体,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为辖区38万群众提供医疗、预防、健康管理服务。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实践,各家单位深度融合在一起,打破各自利益壁垒,变成“一家人”。通过健共体,已为9780名患者办理双向转诊,西海岸新区健共体建设作为中国县城医共体建设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青岛市委副主委、青岛古镇整骨医院院长陈诗本建议,未来,可以整合全市155个国医馆和中医特色的二三级医院,搭建中医类型的紧密型医联体,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培养优秀中医师,提升基层中医服务水平,并发挥中医非药物治疗和治未病的特色,守护社区居民健康。

薄涛说,未来,我市将细化完善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强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建立健全上下级医院、医共体内外、城市医联体之间转诊机制,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道,让群众真正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