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改实践|青大电气本科专业:多维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题: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多维度改革与实践

针对电气本科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青岛大学自2016年开始聚焦科教融合和产学融合,提出“创模式、优体系、强实践、重思政”的电气本科专业建设理念。

为了解决传统电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1)传统“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四年同一培养计划培养人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专业方向兴趣受到约束;(2)传统“以教为中心”课程体系过度强调被动学习,不能适应“以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培养未能体现;(3)传统“零散薄弱”的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4)传统“教书不育人”专业课程教学缺乏思政教育元素,满足不了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必须开展电气本科专业多维度的改革与实践。

改革传统“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并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3”为前三学年学习相同的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程;“1”为第四学年按学生填报专业方向志愿和前三学年学业成绩进行三个专业方向分流,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多元培养。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创建并实施“模块化、实践化、方向化”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践化”课程设置,开设独立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创新创业等实践课程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方向化”课程设置,第四学年培养方案按三个专业方向制订。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建并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五模块、八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基础实践模块,包括认识和入门两个层次,培养通用技能和常识;技能实践模块,包括训练层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实践模块,包括学习、提升、自主层次,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模块,包括应用、创新层次。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和教学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形成“贯穿全过程、多维一体”的专业课程思政特色;形成共生教学环境,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青岛大学电气本科专业多维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创建“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培养;(2)创建“模块化、实践化、方向化”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同时建设一批一流本科课程;(3)创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五模块、八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4)强化立德树人理念,重视以“贯穿全过程、多维一体”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本教学成果在青岛大学电气本科专业实施,培养教师40余人,全体电气本科生1400多人受益。成果实施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考研、就业竞争力全面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近300项,覆盖400余人次。教师全身心投入电气本科专业改革与实践,成绩斐然。改革理念形成有效辐射,成果已推广应用于省内外多所高校,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作者: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陈道炼 张智晟 王贞等)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