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跟着央视打卡青岛海岸线 !

6天,跟着央视打卡青岛海岸线 

央视系列节目《行走海岸线》青岛段昨开播,共分6集总时长270分钟

青岛蓝谷的海洋科技成果都有些什么?蛟龙号深潜器有什么独特之处?中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货船智飞号第一次出海航行是什么模样?电影里的水下场景是怎么拍摄的?你见过脚踩高跷在大海里捕虾吗?你知道电影里的易容术是怎么完成的吗?……昨晚,CCTV-4百集系列节目《行走海岸线》青岛段正式播出,青岛节目共分6集,总时长270分钟,在11月15日-22日期间的17点15分-18点播出。节目精彩纷呈,涉及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海洋科技等诸多方面。其中,即墨区相关内容一共3集,分别在11月18日、19日、22日播出。

视频来源:央视网

开播

央视多角度多元素展示青岛

据介绍,《行走海岸线》是CCTV-4品牌栏目《远方的家》推出的又一部鸿篇巨制,节目以中国海岸线为依托,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和海洋建设领域的各项建设成就,表现各族人民积极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火热场景,表现沿海地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同时,客观展示中国海洋建设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剖析中国海洋事业的深层次问题,表达出海洋强国建设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湿润的空气,漫长的海岸线,《远方的家》摄制组这次到青岛拍摄,不仅将镜头对准这座城市的海滨风光,更想展示这座城市的多元、浪漫与不断进取的精神。大学路网红墙、荒岛书店以及太平角八大关,展示青岛的人文景观、文化内涵。同时,也将镜头对准了海滩上欢乐的“脸基尼”、美味的“潜水艇”包子,还有装卸速度世界第一的百年青岛港。

大海为青岛带来无限的机遇和广阔的未来,青岛人对于大海的探索从未止步。在青岛,《远方的家》摄制组首次走向深海,拍摄冷水团国产三文鱼捕捞;探索电影拍摄背后的奥秘;走进海洋科技新城——蓝谷,在国家深海基地探访“蛟龙号”深潜器……

纵深

跟随央视镜头 领略青岛魅力

记者了解到,CCTV-4百集系列节目《行走海岸线》青岛段昨天正式播出第一集后,立即引起了市民的热议。

《远方的家》摄制组不仅走进了青岛的山海与城市,而且直进渔村,用镜头记录着青岛古老而厚生的渔家文化。青岛这座城市虽然建城史只有130年,但从青岛整个历史文脉序列中不难看出,从青岛琅琊台沿海一线,到即墨金口古港,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底蕴。青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口过千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的大城市,只用了130年的时间,在这百年的时间里,海洋文化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功不可没。

多元的文化,宜人的气候,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聚集于青岛,老舍、沈从文、闻一多等名人大都曾到青岛生活,为青岛这座城市积累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像《行走海岸线》中播出的海水浴场,火遍互联网的“脸基尼”,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和记录了青岛人快乐的海滨时光,这种青岛人独有的发明,随着在央视上亮相,一定会让青岛这种海洋文化传播得更远。

来到青岛,当然也不会错过海鲜。摄影组还来到市北区的一家很有特色的包子店,探秘“潜水艇”包子的“豪华馅料”,这个镜头相信一定会让喜欢青岛的朋友感到意外。当然,说到青岛城市的发展,不得不提青岛港,港与城相伴相生,血脉相连,青岛港拥有哪些世界领先的创新?那你就锁定央视,去领略青岛海洋的不凡魅力,相信通过观看央视的《行走海岸线》节目,大家对青岛的印象,不仅仅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座城市的内涵与未来,一定像海洋一样波澜壮阔。

亮点

即墨独占3集 彰显蓝色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行走海岸线》青岛段6集内容,即墨区相关内容就占了3集。

近年来,随着青岛市政府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即墨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1月,以海洋科技产业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蓝谷在即墨辖区内正式成立,也为即墨注入了发展活力。摄制组走进鳌山湾畔的国家深海基地,探访蛟龙号深潜器的独特之处,跟随潜航员进入驾驶舱,感受深海勇士们的工作环境,并倾听潜航员讲述深海探测的难忘经历。登上蓝谷一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了解其对海洋科研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

记者登上智能航运实验船,感受无人驾驶、自主航行技术,走进智能航运研发基地,体验智能船舶的虚拟仿真系统,走访青岛造船厂,看中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货船智飞号开启第一次航行。走进海洋科技试点国家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青岛的海洋与人文故事一定是最吸引人的焦点,央视摄制组走访美丽的田横岛小学,感受教师们的辛勤付出,畅游海岛,欣赏壮美的山海风光。探访历史悠久的即墨温泉,走进康养社区,感受人们的宜居生活。跟随居民们漫步滨海公园,见证蓝谷这座海洋新城的发展和变迁。(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刘耀泽)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