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袁爷爷遗志,探究海水稻奥秘!四实验学子走进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学

11月20日,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2021级羽翼一班部分同学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开展研学活动。上午9点左右,同学们来到了位于胶州湾白泥地公园内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验基地,听工作人员介绍袁隆平爷爷和海水稻的故事。

同学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海水稻的有关知识。海水稻俗称耐盐碱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水稻杂交后代进行选择,将耐盐碱、高产、抗病、优质等基因聚合选育的可存活于沿海滩涂、内陆盐碱地的一类水稻品种。海水稻及配套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有望5-8年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8000万人口。可以说继袁隆平杂交水稻后,海水稻的研发成功再次让世界折服。

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盐碱地遍布世界各大洲,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由袁隆平院士爷爷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发明了海水稻种植新技术“土壤四维改良法”,目前已经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开展海水稻种植实验,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实验测评亩产均超千斤。海水稻种植技术还被推广到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国家。这不仅助力咱们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

大家看着袁爷爷“拓荒人精神薪火相传”的题词和一张张袁爷爷照片时,立即鞠躬致敬。仿佛能够听到大家都在暗下决心:一定要继承袁爷爷遗志,学好科学知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更加美丽强大的祖国。

同学们又来到了海水稻实验室,选育实验室和检测实验室,了解了一粒海水稻种子是如何培育和检测的。最后同学们又来到海水稻加工处理车间,学习了海水稻加工成大米的全过程。海水稻收割之后,还需要经过砻谷、碾米、分级、色选、抛光等多种工序,才能成为我们市场上买到的大米。这大米可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研发中心的叔叔阿姨还请同学们还品尝了由海水稻大米做成的米饭。米饭味道跟普通米饭没有明显差别,而且营养更丰富。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收获多多,每位参观的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不但学习了海水稻的生长知识,还了解了袁隆平爷爷的伟大事迹,希望自己长大了以后能够像袁隆平爷爷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加油!(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