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走进民生项目现场:公园变美了,成了家门口的“后花园”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6日讯 “莲花山的骑行道很有特色,沿途还有帐篷营地、休闲区等,很适合带孩子过来打卡。”“岘山公园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不仅景观绿化更美了,还增设了许多游乐设施,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后花园’”。11月26日,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开展2021年人民群众“走进市办实事 见证民生项目”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先后参观了即墨区莲花山运动公园、岘山公园整治及绿道建设等2021年全域绿化行动市办实事和民生项目。

在莲花山运动公园,新建设的10公里骑行道蜿蜒而上,太阳能路灯、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据介绍,该公园以森林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主题,正逐步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山体绿色长廊和独具特色的户外运动公园。而在岘山公园,健身跑道、儿童游乐场地、老年活动场地等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休闲娱乐。自试开园以来,周末客流量能达到两三万人。

整治后的岘山公园。

莲花山运动公园、岘山公园整治是青岛全域绿化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园林和林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万亩,建设绿色驿站5处,完成老虎山(二期)等5个郊野(山头)公园整治、完成口袋公园建设32个、建设绿道106.7公里、立体绿化114处。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3%、100%、250%、100%、160%、213.4%、228%,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今年,我市还开展了山头公园整治工作,明确到2022年底前,整治七区60个山头公园。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的原则,我市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山头公园整治等规划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审核把关。先后赴济南、福州、成都、北京通州区等地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山头公园整治和绿道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标先进找差距,提升全域绿化行动工作质量。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等因素,编制并印发《青岛市山头公园整治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细化和规范工作内容,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全域绿化行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山头公园整治过程中,规划建设方案还在市园林和林业局网站、市规划展览馆等进行公示,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建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提升市民满意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建、散乱坟头、设施不完善、不对市民开放等问题,我市正在进行持续的重拳整治,不断增强市民的绿色获得感。(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文/图)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