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万辆“网红神车”下线背后:产业集群引领青岛制造业“进阶”

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创新生态生机盎然

产业集群引领青岛制造业“进阶”

11月19日,一辆别具意义的五菱宏光MINI EV从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下线。这是青岛分公司下线的第700万辆整车。

这辆横空出世的“网红神车”,是观察青岛产业进阶的绝佳窗口。它绝不只是一个爆款的车型,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奇瑞等整车企业龙头高昂;青岛五菱、青岛比亚迪、中国重汽青岛重工、青特、国轩电池、力神(青岛)新能源、蓝科途、乾运高科、青岛汉缆、力行氢能、海卓动力(青岛)、特锐德等一批专用车、锂离子/氢燃料电池、隔膜、充电设施等关键环节骨干企业高速成长;耐克森轮胎、双星轮胎、森麒麟轮胎、海通车桥、航天红光车桥、东洋热交换器、泰德轴承等配套企业强力支撑……

北汽新能源生产线。

一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电池—整车生产—汽车后市场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清晰浮现。“放眼全国,这一产业集群的完整性和竞争力也堪称一流。”专家们这样评价。

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山东省新旧动能办日前下发第三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青岛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业投资产业集群等4个集群成功入选。而此前,青岛已有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海洋交通运输产业集群、财富管理金融产业集群、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医药康养产业集群、现代海洋旅游产业集群、青岛工业互联网集群、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10个集群入选。

集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比个体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强悍的竞争力。

集群,是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补链、强链、延链,青岛让更多的企业实现集聚。

集群,更是一次次新跃迁的开启——集群的价值不只是让发展集约,它更重要的价值是生态,让产业在日益完备的支撑环境中,生生不息地创新、创造,进而让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企业,让产业链上的研发、制造、销售等所有环节都有了全新的进阶可能。

这就是集群的魅力,也是青岛产业崛起的“密码”。

集聚——吸引高端资源的“强磁效应”

高端资源——大项目、优秀人才,某种意义上永远是稀缺的,它是产业升级最核心的要素,更是所有城市竞逐的对象。如何让高端资源近悦远来?青岛的答案是靠集群,靠集群的吸引力。

家电电子是青岛长期形成的产业优势,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向智能家电不断进阶,不断引领产业集群构建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不断聚集全球优质资源的过程。集群日益丰满,不但龙头企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不断吸引更多的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加工企业前来,日本三洋电机、日本三菱重工、美国开利、新西兰斐雪派克等都在与海尔的产业协同中陆续将压缩机等核心部件的生产落子青岛。

同样是在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壮大进程中,“缺芯少面”这一制约产业竞争力突破的短板也被有力补强。如今,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激流勇进的青岛“强芯扩屏”的理想已渐渐照进现实。仅在西海岸新区,相关产业项目目前已经有30余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在集成电路方面,西海岸新区已经聚集了芯恩、华勋电子、宸芯科技、半导体高端封测等多个项目;在光电显示方面,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一个全新的“芯屏”产业正在从青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中生长出来。

集群吸引高端资源的“强磁效应”,不只发生在一个产业集群的内部,它更在集群间的相互协同中产生。

在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腾讯云、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深圳越疆、云从科技、海康威视等头部企业以及深信服、安恒信息等网络安全领军企业纷至沓来;在超高清视频领域,抢跑的青岛吸引了“制造、内容、应用”全产业链生态企业的集聚;在虚拟现实领域,占据产业中心的崂山区相关创新研发机构占全国同类研发机构的70%以上;区块链领域的百余家企业、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的200余家企业陆续集聚……

这些令人艳羡的高端资源纷至沓来,人们很难“归功”于哪一个具体的产业。智能家电的未来重在“智能”,网联化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方向,轨道交通、电力、船舶海工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不但要实现制造智能化和装备智能化,而且需要实现运维服务的智能化;医药康养产业集群也在数字化中孵化出更多服务业态……这些产业集群间需求的交织,都在产生巨大的全新需求,都在创造着丰富的场景,而这对行走在创新最前沿的产业而言,都意味着最为丰沛的给养,用脚投票自然就是题中之义。

当然,这其中更有政府有为之手利用市场化手段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政策的滴灌,也为高端要素集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财富管理金融和创业投资产业集群为例,接连出台的在国内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政策,让青岛陆续获得多张“含金量”极高的机构牌照,吸引了大量头部机构落地。而这,也为其他产业集群的突破发展缔造了金融生态,青岛“上市军团”的日益壮大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创新——跨越转化的“死亡之谷”

对于集群而言,集聚是手段,生态才是目的。

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竞争的焦点早就从“大”转换为“强”。“衡量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强度,聚焦其主业突出引领的能力的同时,更核心是考察其高关联服务链的完善程度。完备、强劲的服务链,将为产业集群动态整合、优化、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生态,为产业集群创新转化、高质量成长提供优质环境。”有关专家这样评估产业集群的主要标尺。

深谙这一逻辑的青岛,努力将产业集群打造成创新的生态,成为城市创新力量重要的策源地。青岛注重在企业间的横向融合中探索创新模式,高点站位,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推动形成产业集群的创新生态。

由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就是这样的创新平台。这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它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而是一家服务全行业的第三方机构。青岛本土的海尔、海信、澳柯玛以及行业领军的美的、方太等企业都是它的股东。它将肩负的是承接国家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抢占行业全球创新制高点和国际标准话语权的使命。

在医药康养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领衔组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也以创新的二元管理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激活着行业的创新资源。它一端承接的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顶尖海洋生物医药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成果,另一端对接的是明月海藻、聚大洋等集群领军企业的产业化能力,畅通产业化链条,推动产业跨越创新转化的“死亡之谷”。

行业协会也在产业集群服务链构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青岛市大数据发展促进会共有会员单位500多家,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科院能源所、海洋所、物理所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举办专业沙龙,聚合创新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在强劲产业集群服务链的过程中,青岛也形成了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在吸引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山东分院、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信通院(青岛)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的同时,还孵化了一批具备跨行业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

青岛海检集团

在检验检测领域,青岛海检集团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不仅可以为海洋设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等领域提供550余种产品4000余项检验检测服务,还可为航空航天、电力、新能源、轨道交通、汽车、医疗、通讯、消费电子等40大类产品提供1700余项检验检测服务。在现代物流行业,日日顺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可以为家电、家居、健身器材、汽车、冷链、跨境等行业领域提供全流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要素聚变、创新蝶变、产业裂变,太多精彩的创新故事,因集群而发生,青岛也因此有能力构建起高能级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发展棋局。

崛起——释放世界级影响力

“青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动重点工业企业主业倍增,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日前召开的“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青岛专场,也是青岛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一次“集体亮相”。

要是把“千亿级”单纯地理解为对规模的追求就错了,它的潜台词其实是“世界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写入了青岛的“十四五”规划纲要。青岛期待的,是培育出更多足以释放世界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这是青岛在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的实力和野望。

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决赛优胜者名单,青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名列其中。这可以作为发力世界级产业集群“青岛底气”的一个佐证:在这个目前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名单中,青岛已然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占据了两席重要位置。

一览青岛的“雁阵型”产业集群名单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岛领军产业集群正在走上世界产业舞台的聚光灯下。

刚刚落幕的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传播力20强”榜单里,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海尔、海信双双入选,成为中国入世20周年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代表。

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运营试验时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不仅在刷新的数字中跑出了“中国速度”,更跃起了中国产业成长的新高度。

在国内处于北方领先、全国前列地位的海洋运输产业集群,在东北亚国际港口-航运产业合作竞争中地位也趋于上升,成为开放青岛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重要支撑。

掌握着多项产业上下游独占性技术的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上为沿线国家屡屡攻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成为行业“技术出海”的重要力量。

全球创投风投中心背后的财富管理金融产业集群、世界第9个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电影之都”背后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与“青岛制造”一同崛起的还有“青岛服务”,加码城市“软实力”。

广阔的赛道已经在脚下延伸,随着一个个产业集群的不断进阶,青岛的产业故事,将会书写出更多精彩的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27日1版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