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6处“国字号”海洋牧场,让大海变“粮仓”

16处“国字号”海洋牧场,让大海变“粮仓”

历经12年发展,目前青岛已建设23处海洋牧场,构建起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

平静的海面波光潋滟,美景如画。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一号”养殖平台,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祺焕却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他正忙着管护平台,筹备投放新一批三文鱼鱼苗。自6月21日启动首次收鱼至8月5日最后一次收鱼,15万余条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全部“游”上市民餐桌,这是青岛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从2009年开始规模性发展,经过12年不懈努力,青岛海洋牧场建设走到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场23处,其中16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总量的1/9,打造出了可供全国推广的“青岛样板”。

养殖工船靠近“深蓝一号”准备连接吸鱼泵管线。

大力推进12年,海洋牧场建设创出“青岛样板”

从董家口港往外约120海里,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深远海养殖试验区。“深蓝一号”网箱内养殖的15万余尾三文鱼就产自这里。作为全国首个国产三文鱼项目的养殖负责人,顾祺焕告诉记者,今年捕捞的15万条三文鱼平均体重超过4千克/条,品质达到了欧盟出口标准。“由于品质优良,目前供不应求,还没上岸就被大客户提前订走了!”

2021年6月21日,国产深远海三文鱼首次收鱼行动。

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于去年8月获批建设,总面积达550多平方公里,目前建造容积是“深蓝一号”3倍的“冷水团1号”网箱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最大可容纳三文鱼100万尾。作为“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教授介绍,现在采用的是深蓝系列网箱加养殖工船结合的养殖模式,网箱是养殖主体,养殖工船是管理主体,“黄海冷水团水质优良,在这里养殖的鱼类品质上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董双林算了一笔账:该冷水团拥有5000亿方水体,假如按照1000立方米水养1条鱼计算,可以养5亿条;按每条鱼4公斤计算,就是20亿公斤;如市场售价每公斤50元,产值就高达1000亿元。

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是青岛海洋牧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人心潮澎湃。从东部的田横岛,到西部的斋堂岛,海洋牧场犹如一个个“粮仓”,藏身于蔚蓝色的大海之中。记者从市海洋发展局获悉,青岛市拥有1.2万平方公里海域、817公里海岸线和120个海岛,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自2009年开始规模性发展海洋牧场,经过12年推进,目前我市已有23处海洋牧场,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处,占全国1/9,使用海域总面积超1.2万公顷,青岛海洋牧场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前,青岛正努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为全国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青岛样板”,助力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

“一鱼多吃”,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效益显著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望美丽的金沙滩,西瞰旖旎的银沙滩,在西海岸新区薛家岛海域,一排排网箱密布海面,一眼望不到头,网箱内养殖着鲈鱼、加吉、黑头、大黄花等优质鱼种,这里是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边给工人布置养殖工作,一边接听客户预定钓船电话,鲁海丰集团渔业主管范蓬波忙得不亦乐乎。“海面上有280个网箱,只有20名工人,承担着2800万斤成品鱼的全年养殖工作。”范蓬波指着海面一眼望不到头的网箱说。此外,他还负责公司的休闲垂钓接待工作,忙得不可开交。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面积5万多亩,目前已建成渔礁区垂钓网箱平台10座,拥有海上游钓船30艘,同时开发了潜水体验项目等,年游客接待量达5万人次。

“一鱼多吃”,吃出了新滋味。“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远超所钓鱼品的价值,相当于海洋牧场使一条鱼的价值翻了50多倍。”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高级工程师刘元刚介绍,作为全国海洋牧场最密集的区域,西海岸新区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早就不满足于单纯的养殖功能,而是不断延伸产业链,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范蓬波的忙碌是青岛海洋牧场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牧场产值达到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经济收入25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海洋牧场建设可直接带动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装备制造、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为渔业发展开辟新道路。根据《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渔业与旅游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海上牧场采捕、休闲垂钓、渔事体验、渔家乐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丰富,每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海上渔业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将成为青岛市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不止于此。伴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一张海底观测系统网正在日益完善。“我们在积极与海洋科研机构合作,‘深蓝一号’‘冷水团1号’网箱会布局很多科研设备,对海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高效获取海洋环境与海底生物数据,结合分析,可摸清海洋灾害发生和资源变动趋势,此外,还可对海上溢油、污染物扩散路径等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有效预报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分析数据。”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凯告诉记者。

城阳区河套街道的万亩海水养殖区。

现代化海洋牧场在使深远海成为“良田”的同时,其生态效益更加可观。区别于传统捕捞、养增殖或浮筏等海上养殖场,现代化海洋牧场能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相当于给海洋建了一座“生态银行”。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牧场实现年固碳量3万吨,相当于7400公顷森林每年的固碳量。得益于海洋牧场建设,青岛渔业资源恢复速度加快,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5倍以上。

打造“七大海洋牧场集群”,推动科学有序发展

在大海里建造“牧场”,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跨过一个个“门槛”。小到鱼饵自动投放、大到一座座平台、一个个智能网箱乃至大型养殖工船的建造,都需要科技实力的支撑。

“国信1号”养殖工船。

位于海西湾的青岛北船重工建造工厂内,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在紧锣密鼓建造中。该船在船体结构、推进系统、系泊方式、减震降噪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将引领我国离岸深远海养殖新趋势。“国信1号”很多设计建造理念都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是多学科交叉和各项关键技术集成的成果。2019年开始,青岛国信集团就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项目科技攻关,合作研发建造。

跨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个个“门槛”,考验着青岛海洋科技实力,也彰显着打造全国海洋牧场“青岛样板”的底气。作为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城,青岛拥有众多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涉海两院院士及海洋科技人员数量均位列全国首位,为海洋牧场转型升级和向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海洋牧场是打造海洋强市的重要载体和支点,它不仅能助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海洋科研、海洋装备制造等发展,还能改善海洋生态,其综合价值不言而喻。经过12年规模性发展,青岛海洋牧场建设成果丰硕,但未来道阻且长。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存在着低水平、同质化现象,先进技术、装备、设施多被发达国家垄断,进口依赖性大。”作为国内海洋牧场建设领域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坦言。面向未来,如何高质量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杨红生认为,必须修炼好理念和科技这两大内功,推动以“生态、精准、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科学有序发展。

在理念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将大型海湾、群岛海域、河口滩涂或内陆大型湖泊作为一个整体,从近海和内陆水域“全域型”保护和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实施“全域型”现代化水域牧场试点示范。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的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为海洋科技、海洋装备的突破发展提供助力。杨红生建议,要积极推进海洋牧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波浪发电、休闲垂钓、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三产融合、渔能融合、渔旅融合等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岛市把海洋牧场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政策等配套,破解各种难题,给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崂山湾、田横岛、大公岛、凤凰岛、朝连岛、灵山岛和斋堂岛七大海洋牧场集群蓬勃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29日3版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