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趣!大气!文旅博览会上用“烟台制作”讲述烟台故事

木帆船。

昨天在首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上,烟台展区依然是C馆中“最亮的星”。

交流成了昨天烟台展区的主题。莱州毛笔的精细,“纸玲珑”的有趣,木帆船的大气……展位负责人详细讲解着每个项目其中的奥秘,“烟台制作”让游客们啧啧称赞。

精细的莱州毛笔

浓墨如刚,淡墨如柔。刚时遒劲有力,柔时行云流水。作为北派之首的莱州毛笔,传承600多年,始终恪守着工艺标准。“莱州毛笔是掖县的传统工艺产品,发展到清朝初期,这里的毛笔曾是当地四大贡品之一。”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州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沼清告诉记者。

出生于毛笔世家的王沼清今年66岁,在毛笔制作这条路上,已经走了近50年。“18岁的时候,我进入莱州制笔厂,那时候还是当学徒。”王沼清告诉记者。

梳贴子、圆头、覆毛、绑头、栽笔……看似简单的一支毛笔,却是用前后120道步骤,择料、水盆、修笔、刻字、包装五个大工序累积起来的。每一步王沼清都牢记在心,他说,这是传统,也是传承下来的法宝。

在毛笔制作过程中,每一位笔工靠的是手摸、眼看,凭的则是经验和悟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莱州毛笔在全国很风光,秦家村周围几十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手工制笔,从业人员达数千人,远销海外。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莱州毛笔又一度陷入困境。“当地取消了毛笔书法课,大家对这门传统技艺便没有之前那么重视了。”王沼清告诉记者,“那时莱州毛笔陷入谷底,整个莱州制作毛笔的作坊仅剩下两三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王沼清萌生了要创新的想法。1992年王沼清离开了莱州制笔厂,开办沼清笔庄制笔。“在传承制笔工艺的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创新。于是我借用了西方油画用笔的绘画功能,进一步改进了毛笔,使之更适合现代作画。”王沼清说。

有趣的“纸玲珑”

“纸玲珑”,听上去小巧可爱,但真正了解后,就会发现,它不但有趣而且实用。烟台光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源亮介绍说,“纸玲珑”是一个以仿生科技、绿色环保、原创设计、可塑折叠四大核心元素为主体的家具品牌。品牌经营纸质家具,主要经营折叠纸凳、折叠纸长凳、纸皮沙发等纸家具为主。

“我们是全球范围内最早开始研发、生产、销售‘蜂窝纸纸家具’的专业纸家具品牌。”他说,“纸玲珑”的所有产品都遵循原创设计的基本原则,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仅“纸玲珑”一家生产。

“我们从上个世纪末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纸家具的研发历程,从中国传统匠人工艺品中寻找研发灵感。”他对记者说,“这其中,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儿童玩具‘纸翻花’,把‘纸翻花’从儿童玩具变成实用性强的纸家具的同时,又保留了‘纸翻花’灵活多变的特点。从而形成一种能伸能缩、可塑性强、造型百变的纸家具。这些家具折叠起来小巧,不占空间,打开之后又十分精致,我们取‘小巧玲珑’之意,称其为‘纸玲珑’。”

如今的“纸玲珑”,小可以做桌面装饰,大可以延展为物品展台,“这些都是我们研发人员的心血。” 胡源亮说。

大气的木帆船

今年展会,长岛木帆船的加入让游客在接受烟台传统手艺的同时,还上了一堂“红色教育课”。

今年68岁的刘延安做了一辈子船,也是长岛为数不多的“大瓜篓”帆船民间工匠和岛内外小有名气的仿古工艺船模艺人。长岛县现在仅存的两艘“大瓜篓”——“渔家乐1号”“渔家乐9号”,均出自刘延安之手。

长岛的木帆船制造,源于长岛县城北部的砣矶岛。刘延安对记者说:“先祖自明末清初,相继进岛定居,以赶海、钓鱼为生或以‘家门’渔场生产为主。300多年前,砣矶渔民为出远洋,便自行设计建造大帆船出海作业”。

造船修造全系手工操作。船体设计无图纸,只有心中的尺寸。而且长岛木帆船为平底,“除了躲避暗礁,还是为了抢滩登陆而设计的。”刘延安说。

刘延安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1949年,砣矶岛部分大帆船参加了解放长山岛战役。1950年,长岛组织了23只大帆船参加支援解放舟山群岛的支前活动。

1983年,岛上最后一只绰号为“大崴子”的“功臣船”,已经面目全非,半沉于海里,刘延安深感制造木帆船的工艺渐渐失传,他与妻子摇着舢板把船上的数据一一记下来,参照其外祖父传给他的原始图纸,按照1:30的比例制作成船模型,把老祖宗的造船工艺保存了下来。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知道了传承的重要。如今,他的儿子、女婿都继承了这门之前“密不外传”的手艺。(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济南摄影报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