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1日讯 如今,无论是网络中还是现实中,都有一些想不劳而获,仅靠“语言”就想掏空你钱包的骗子,他们想尽千方百计,骗术多样。青岛公安机关持续打击此类诈骗行为,并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注意甄别。
利用二手购物平台诈骗5.7万元
11月15日,家住南宁路的韩先生到市北鞍山路派出所报警称:几天前,他在网上某二手购物平台购买摩托车时被人骗走9500元钱。
经查,韩先生于10月29日用手机上网时,看到某二手购物平台上有人正在对外出售摩托车,他与卖家打招呼后,对方自称姓黄,并且让韩先生加微信私聊。在微信过程中,韩先生看到黄某朋友圈内的营业执照上写着“MOTO飓爵车行”,而且朋友圈全是各种摩托车的实物照片,于是对黄某的身份及其销售摩托车的情况深信不疑。
通过进一步询问,黄某告诉韩先生可以以10000元的价格把摩托车出售,但要韩先生先付500元购车定金。韩先生当即将500元定金通过黄某发过来的支付宝收款码发了过去。次日,黄某便在微信聊天中以各种理由向韩先生催要购车的尾款,韩先生便按对方的要求分次将购车款9500元钱打到了对方提供的支付宝收款码内。
11月10日韩先生汇完最后一笔钱后,问黄某什么时候发货,对方声称很快将摩托车通过快递送到韩先生家中。直到11月15日,韩先生也没有见到对方快递过来的摩托车,再通过微信联系时,发现已被黄某拉黑,电话也无法接通。韩先生意识到被骗,赶紧到鞍山路派出所报案。
鞍山路派出所民警通过涉案的微信手机及支付宝查询,得知该号码注册人姓贾(女,41岁),这与报案人韩先生提供的男青年黄某情况不符。民警经侦查最终确定贾某的儿子黄某是该案嫌疑人,并很快将黄某传唤到案。
经审讯,黄某供述自2020年以来利用网络二手购物平台以卖低价摩托车为借口,诈骗7人共计57000元钱的犯罪事实。目前,黄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诈骗所得赃款已被全部追回。
办理消费储值卡实施诈骗
近期,市南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与珠海路派出所通过智慧警务平台并结合前期侦查线索,发现一起诈骗案件的嫌疑人陈某某(男,32岁,本市人)在外省某地落脚。办案民警经批准后连夜乘机前往,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办案民警通过连日的摸排蹲守,最终锁定陈某某的居住地并将其抓获。到案后,陈某某对其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今年10月中旬,珠海路派出所接到某公司员工王女士的报案,称某酒店员工陈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为其公司办理消费储值卡中实施诈骗,受骗金额达10余万元。接到报案后珠海路派出所会同刑警大队三中队立即展开了调查。
经详细询问得知,王女士经常在陈某某工作的酒店消费和招待客户,过程中结识了在酒店做营销经理的陈某某,之后陈某某经常帮王女士办理消费储值卡。去年6月份时王女士分多次将12万转给陈某某来办理储值卡,而后陈某某仅交给王女士不足2万元的储值卡并提供了酒店收据照片,此后王女士多次联系陈某某要求补足剩余储值卡,均被陈某某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直至案发前王女士再次到酒店消费时才得知陈某某已离开酒店数月,并且酒店财务部门也未收到相应款项,王女士在意识到被骗后才立即到派出所报案。
日前,陈某某已被市南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一通电话后,“VIP用户”被骗走2600元
近日,青岛网警巡查执法微信号发布一起诈骗案例。
“您开通了某宝88VIP会员,每月都将会被扣款!”如果你接到这一通“某宝客服”的电话时,会作何反应?如果第一反应是请“客服”帮忙取消,便容易掉进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里。
11月28日下午,苏州警方接到石女士报警称,其被人冒充的“某宝客服”诈骗了,需要民警到场处理。原来当日17时左右,石女士接到一个虚拟号码来电,电话那头自称是“某宝客服”,通知石女士已经开通“某宝88VIP会员”,将要扣除年费888元。“客服”还让石女士打开某宝,查看自己的账户资料页面,当她按照电话查看,又被“客服”电话里一通吓唬之后,石女士认为自己确实误开了888元的“VIP”,这下她慌了。
她急忙向“客服”表示,要取消这“某宝88VIP会员”,“客服”便顺水推舟,把电话转接给所谓的“银行工作人员”,然后“银行工作人员”让石女士使用支付宝给指定账户转账,以此来确定扣款渠道是否正常,对方还称石女士转过去的所有钱,只适用于审核账户安全,最终都会悉数归还。长达102分钟的通话,让石女士一步步陷入了圈套,最终石女士向骗子提供的账户转账2600元。
“银行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准备继续诱骗石女士,从信用贷款内借钱时,石女士突然“灵光一现”,想到接受过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及时挂断电话,拨打110向警方报案。经警方核查,这起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全程都是使用同一个虚拟号码,中途通过“转接”的方式更换“身份”,一环套一环,诱使受害人一步一步被骗,骗子善于利用你平常生活中不注意的小细节来实施诈骗,用诱导性的语言取得你的信任,而后用各种话术长时间地恐吓威胁,最终让头昏脑涨的你,顺着他们的要求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及短信。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要保持冷静,切勿慌张。涉及可疑情况,要多方核实,多与家人、亲友商量,或向当地派出所、购物官方网站客服、银行工作人员咨询,还可以拨打96110反诈热线咨询求助。
对方提及汇款转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泄露银行卡信息、手机银行验证码等,更不可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责任编辑:陈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