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考研房”岂能把学生当“韭菜”


文/吴艺茜(青岛大学 学生)

12月14日,“百元考研房一夜翻十倍涨至千元”的话题登上热搜。据济南市民王女士反映,考研在即,自己考点附近的酒店涨价过于“离谱”,平日不足200元的酒店,到考试那天甚至突破1200元。12月18日,研招网正式公布《准考证》并开通下载。零点刚过,服务器爆满的不止研招网,还有美团携程等一众订房软件。据报道,伴随着考研人数年年增多,“考研房”价格暴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考研期间,考生需要到考点处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那几天,无疑是为此奋斗一年的考生最重要的时间,考点四处分散,来回奔波不仅耽误时间耗费精力,也容易遇上道路拥堵等特殊情况。所以,当考点较远时,上佳的选择就是在考点附近预订酒店,从而减少来回奔波,在保障休息的前提下快速到达考场。


公布《准考证》当日零点前,许多考生已早早登入研招网页面,只为尽快知道考点,订到合适的考研房间。为解决“考研房”难抢的问题,许多考生会选择寻找第三方机构,确保考试当天有房可住。这些第三方机构通常与考点附近的酒店合作,提前预订下一部分房间,在公布考点后提供给在机构订房的考生。虽然第三方机构很少出现“一房千元”或者无房可住的现象,但价格也并不便宜,大多在五六百元左右。机构提前占房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考点附近的房间紧张,其价格水涨船高,没有寻找机构的考生只能付出更多金钱订房,甚至要面对抢不到房,考试当天无处可住的状况。

“考研房”本就一房难抢,当考研时间遇上周末或圣诞节则是难上加难。酒店有自主定价权,现有相关法规细则比较模糊。很多时候,监管部门只能以约谈、告诫提醒等形式提醒酒店经营者。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主导,酒店适当涨价无可厚非,但部分酒店过度涨价或坐地起价,把考研当“财富密码”,把考生当“待割韭菜”,这样的“吃相”就未免太过难看了。这些由一二百元暴涨至四五百元甚至千元的酒店房间,其实并没有与其高价相匹配的服务与硬件设施。无论考研生还是普通住客,花了多出几倍的价格,却只能得到原本一二百元所拥有的服务与体验,无疑是不合理的。对于备考期间已经在购买课程、资料甚至租房上花了不少钱的考生而言,“考研房”价格暴涨无疑令他们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考试时间将近,高价“考研房”不止增加了考生的经济负担,还有他们的心理压力。

欣慰的是,这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12月15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针对此情况紧急下发《关于济南市长清区考研期间宾馆酒店客房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有关问题的批复》(鲁发改价格〔2021〕1061号),规定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期间,对济南市长清区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实行涨价幅度控制措施。同日,济南市长清区市场监管局回应,对高价订房消费者退差价,在两天内完成相关整改,并对不明码标价的单位进行立案调查。目前,主要订房平台上“考研房”价格均已降至日常价格的3倍以内。

在笔者看来,广大考生还应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认真备考,等到考试结束之后再进行相关维权,切勿因小失大,辜负了自己一年的付出与努力。(本文仅为参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观海新闻意见)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