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鹏城来 | 加快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双“升级”,让城市绿色发展“底色”更足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1日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也是一场产业革命。近日,深圳禾望电气总经理、董事长韩玉做客“企业家大讲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青岛市第七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进行了研讨交流。

韩玉表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要巩固和推动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通过淘汰高污染、高消耗产能,推进技术革新,保护和修复好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深圳是全国唯一全市限行黄标车的城市、全国唯一全市禁燃高污染燃料的城市、全国唯一淘汰全部散煤和普通工业用煤的城市、全国最早开展PM2.5源解析等科研工作的城市、全国最早实施远洋船舶污染治理的城市、全国第一个100%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的城市……”韩玉表示,深圳积极将“两山论”转化为实践,创新措施最多、最严,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节能降耗的同时,加快探索“生态经济+市场经济”相互转化的体制机制。例如,深圳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实行碳配额竞争分配、碳排放量化管理。深圳率先在全国实施GEP核算统计制度,为绿水青山“计价”。

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能源格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着新产业战略布局。实训干部梁妹说,节能降碳已成为航空运输业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10月,青岛新机场高标准通过海绵机场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绿色机场项目验收评审,为民航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实现“双碳”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谁先实现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作为一名民航人,不仅要有强烈的危机感,更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体悟实训所学所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持续发挥好青岛新机场绿色机场的优势,为青岛“四新”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不断‘用脚丈量’深圳这座特大城市,发现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确有诸多过人之处。”实训干部胡志瑜和张运金表示,深圳在19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了1206个公园,15分钟内随处见绿;建成绿道超过2400公里,沿街、沿河、沿海随眼见绿……我们可以借鉴深圳完善的政策制度,探索实行GDP和GED双核算,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100%纯电动化,助力‘双碳’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创新发展绿色新技术、新业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加快建设山头公园等,让青岛绿色“底色”更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深圳记者 李勋祥 文/图)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