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投两份简历便找到满意工作”!这些毕业生为何如此“抢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6日讯 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就业市场迎来2022届毕业生求职“小高峰”。根据驻青高校的反馈,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国际贸易类、物流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格外“抢手”。通过采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观海新闻记者发现,“抢手”专业背后是企业旺盛的业务增长,而企业的业务发展变化又反映着“后疫情时代”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毕业生成“香饽饽”

只投两份简历就得到了满意工作

近期,青岛大学学生就业中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向2022届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岗位供给数量最多,占比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岗位供给数量紧随其后,占比3%;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岗位供给数量占比2%。该项调查基于的样本是1517家企业、135104个岗位。在其他几所驻青高校,情形也大致相似,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多所驻青高校综合了解到,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国际贸易类、物流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相对“抢手”。

学生的反馈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学生就业中心的统计。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张德熙在择业时总共投了两份简历,然后就落实了工作去向,今年3月,他将入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硬件的嵌入式开发工作。“感觉工作还是挺好找的,公司提供的薪酬待遇也符合我的预期,每月1.1万元的基本工资加25%的绩效,对刚入职场的应届本科生来说还是不错的。”张德熙告诉记者,他的同学当中,除去继续深造、考公、考编的,其他明确选择就业的同学绝大多数已经签约了,工作地点基本在杭州、深圳、青岛等城市;少数还未签约的并不是因为不好找工作,而是还在筛选有没有更好的岗位。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张丽梅在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半小时内被主动求贤的外贸类企业要走了11份简历,其实在这之前,她已经通过线上招聘会或宣讲会收到了30多家外贸企业的录用意向书,基本上每一份简历投出去都能收到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很明显是我们在挑企业,有些同学甚至和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委婉地拒绝企业。”她说。

企业招聘忙

“抢人”比抢海运舱位还难

其实不止是青岛,放眼全国,毕业生平均起薪的增长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不难”。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从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交叉学科月均起薪位居前3名,分别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同时从就业落实率来看,工学和理学的落实率明显更高,分别为83.6%和79.3%。这也与驻青高校反馈的就业“抢手”专业大致相符。

就业不难,而“抢人”难,这一点企业深有感触。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每年的校园招聘需求都在1000人以上,其中对高端研发、智能制造类人才需求较大,而人才供给量有限,很是“抢手”。“驻鲁高校的供给只能满足我们50%的招聘需求,我们每年都要到全国其他高校去招人。”她说。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张彤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校园招聘需求为200名左右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比往年略有增长,所需的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科学、机械设计、智能制造、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为了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赛轮近年来不断强化对技术研发类、智能制造类、市场营销类高潜人才的储备和招募力度。  

“抢人比抢舱位还难!”感慨人才抢手的还有青岛涅普顿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姜香陆。这家国际海运企业近期一直在驻青各大本专科高校招聘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相关专业毕业生,而且急需新员工上岗。“以前我们公司20多名员工在一个‘老破小’的场所办公;现在为了招到更多人,专门搬到了一个‘高大上’的新地点。”她说。

宏观经济景气

企业业务旺盛增长的强力支撑

企业“抢人”的背后是旺盛的业务增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

“轮胎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交通运输行业的景气度,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国内货运需求旺盛,国际货运需求也在复苏,公司近年来业务增长明显。”据张彤介绍,赛轮集团超过5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收增长尤为显著,还在越南、柬埔寨建立了海外工厂。在这种宏观形势下,赛轮迎来了二次高速发展期。来自青岛市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在工业领域,高技术制造业增势强劲,2021年1-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在服务业领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支撑作用显著,2021年1-10月份,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8%,两年平均增长35.3%,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4.8%。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普及,以歌尔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近年来也处在业务增长的“快车道”上。根据市统计局相关数据,在消费领域,2021年1-11月份,智能化商品消费保持2位数增长,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8%和88.4%。

而作为外贸强市,青岛许多外贸类、国际物流类企业在“后疫情时代”业务成倍增长。姜香陆坦言,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担心自己要失业了,没想到情况恰恰相反——海外很多国家受疫情影响,生产复苏缓慢,因此进口需求很大,而我国由于疫情防控举措得当,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外贸形势一片大好。“我不仅没失业,收入还翻番了。”她笑着说。姜香陆的感慨,同样有数据支撑:2021年1-11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734.3亿元,同比增长35.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29.0%。其中,出口4419.1亿元,增长29.2%;进口3315.2亿元,增长45.4%。

除此以外,我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2021年1-11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3%、20.3%和45.2%。线上消费发展提速,2021年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9%,比1-10月份提升12.3个百分点。与之相应的专业毕业生也都因此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