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3日讯 由市社科联主办,市生产力学会、太平洋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生态宜居委员会承办的2020年度青岛社科学术年会之一——“活力青岛”和“城市韧性”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青岛上实中心举行。八位学者围绕“活力青岛”和“城市韧性”建设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想法、建议,提出了问题、困境、方向等。诸多从事于金融经济、商贸物流、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业内精英百余人进行了现场交流与互动。
据了解,此次会议取得了4大重要成果。一是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青岛“两个建设”的软件和硬件需求进行了新的研究;二是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城市定位、战略选择、城乡布局进行了深入探讨;三是对青岛发展面临的民营经济、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重大专题的调研情况进行了报告;四是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特征和重大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疫情防控、城市治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汇总后,将为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撑。
本次会议呈现出若干新亮点。市生产力学会会长李立介绍,一是调查研究的成果明显增多;二是对新问题的关注度明显增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三是论文作者观察问题的视野更加速开阔,空间和区位的观察更加自觉;四是在社区研究、生活圈设计、干部作风等以往会议涉猎较少的领域开始涌现出多项成果。
本次社科学术年会共征收论文39篇,数量创下历年之最,在学术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术年会质量,推动学术诚信,本次学术年会还启动了针对全部投稿论文的查重工作,这在目前的学会活动中并不多见。年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7名。(青报全媒体记者 孙欣)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