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十四五”期间将广邀“合伙人”,共建千亿级轨道交通生态圈

“十四五”期间,青岛地铁将秉承“开放、创新、共赢、本地制造”四大理念——

广邀“合伙人”,共建千亿级轨道交通生态圈

青岛作为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摇篮”和“高地”,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五个全国一流产业集群”之一。青岛提出了“龙头引领、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园区集聚、平台赋能”的发展思路,规划到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力争突破1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着眼远期发展,到2035年,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我们将秉承‘开放、创新、共赢、本地制造’四大理念,全力服务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在1月20日举行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招商合作推介会暨高峰论坛上,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张建刚表示,地铁集团作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双龙头”企业之一,将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三六五”发展战略:聚焦“线路建设、TOD开发和轨交产业集群”三个千亿投资目标,立足“提高运输能力、打造地铁新城、做强地铁集团、做大地铁产业、实现节能降耗、匹配城市战略”六大发展愿景,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全面拓展“建设、运营、开发、经营和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争做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

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招商合作推介会暨高峰论坛现场。

推介会上,青岛地铁同31家企业签订了30份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青岛地铁集团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以打造线路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示范线工程和以青岛轨道交通示范线为样板,实现“青岛标准”走出青岛、走向全球。青岛青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联手青岛太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氢能设备生产制造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青岛青铁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勤咨询(成都)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双方专业优势,助推青岛TOD战略落地实施。

36大类146个场景陆续向市场开放

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年底,青岛地铁首条线路3号线北段开通。其后几年,青岛地铁建设不断提速,线网规模高速拓展。2021年12月30日,随着连接青岛市区与西海岸新区的交通大动脉地铁1号线南段通车,青岛地铁6条运营线路的运营车站达到128个、运营里程达到284公里,稳居国内地铁先进城市行列。

2021年9月,我市地铁三期建设规划获批,共7条线、139公里。其中,3条线在去年年底实现开工建设,创造了“当年上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工”的青岛速度。其余4条线也将陆续在今年上半年开工,到6月份加上一、二期在建的4条线,全市将有11条线合计219公里同时在建。“十四五”期间,全市地铁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由此将衍生出千亿级的市场场景。

青岛地铁拥有足够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投资和市场参与机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青岛地铁已经研究梳理出包括传统土建、设备以及新兴领域(例如“四新”技术、绿色能源、云平台)等在内的36大类146个开放场景,将在全面可研和评估的基础上,陆续向市场开放。

此外,在完成线路建设投资1000亿元的同时,“十四五”时期,青岛地铁集团提出“TOD开发一千亿”,21个重点项目计划三年内全部启动,至2024年年底预计获取土地6000亩,带动投资1000亿元,沿轨道交通建地铁新城,绿色建筑、装配式、智能渣土、氢能发电等全新的应用场景也将面向市场开放。

“青岛地铁永远向先进的技术敞开大门”

千亿级的场景和订单是地铁顶级的资源。青岛地铁将把这些场景和订单拿出来,与高水平科研院所、研发团队、科技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我们与中车四方所、四方股份、上海富欣等单位合作研发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成果展示会,效果很好,一些城市正在对接,要用我们的技术。”张建刚说。

目前,青岛地铁正在大力推进一系列创新成果研究落地。推介会上,张建刚发布了部分落地成果——

青岛地铁拿出“智慧地铁”场景,将以15号线为试点,与中车集团合作,联合研发世界一流的智慧城轨系统;拿出“绿色工地”场景,成立环保科技公司,建设“渣土智能管控平台”,实现渣土运输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后期将进一步打造“土方银行”,构建“渣土滴滴”;拿出“双碳”场景,与海工大马伟明院士团队联合成立节能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复合储能、飞轮储能、牵引系统等节能技术;还有太阳氢能,共同研究电客车氢能源燃料电池、地铁站内应急用电、盖上应急储电等新技术应用;此外,一系列场景,希望和隔而固、海信进行合作。相信这些新技术都将在青岛地铁率先落地、生根发芽,从青岛推向全国。

青岛地铁正在大力推动一系列创新成果研究落地,拿出“智慧地铁”“绿色工地”“双碳”等场景。

“希望与地铁的合作不再是简单的甲乙双方”

去年,青岛地铁在以往“建设、运营、开发、经营”四个赛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资本运作”赛道,成立产业投资公司、产业研究院、商贸公司、规划设计院、数字科技研究院等一系列平台公司,提出了“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流量变效益、资产资本化”五种商业运营和资本运作模式,围绕新能源应用、数字建设、绿色土建、智能制造、金融服务、商业拓展等多个领域,聚焦“专精特新、高利润和资本市场认可”的企业,打造了包括实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并购、基金与财务投资等多种渠道在内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展望未来,张建刚希望:“企业与地铁的合作不再是简单的甲乙双方,而是真正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深层次合作。”

三期建设本地化率力争提高到80%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基础良好,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已超过260家,规上企业超过110家,孕育了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所、四方庞巴迪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已经构筑起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体系。拥有国创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3个国字号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创中心是全国首个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3月,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7月,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但从目前来看,我市的轨道交通还没有形成聚合发展的态势。一期、二期建设投资每年200亿元,本地化率却不足35%,青岛企业遇到了“南方城市不让进,青岛本地进不来”的尴尬局面。为此,青岛地铁提出力争三期建设本地化率提高到80%。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张建刚表示,一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企业,助力本地企业创新成果和科研项目落地;二是鼓励尚不具备条件的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形成联合体,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参与青岛地铁建设,加快新技术、新专利研发,快速做大做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外地企业来青投资、在青纳税。“希望通过此次推介会,更加坚定对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期待着能与更多企业携手一道,共同做大做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让更多的‘青岛造’轨道交通产品走出青岛、走向全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专家观点:变“城市轨道” 为“轨道城市”

专家建言青岛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实现“双碳”目标 青岛地铁“走在前”

马伟明

2020年9月,我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城市轨道交通是“用能大户”,需站在“双碳”目标征程的前列。

马伟明认为,青岛地铁主动作为,牵引起高校院所等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双碳”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飞轮储能新型能量智能管理系统、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等技术的综合集成与示范应用,成功推动了“双碳”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为全国的轨道交通城市树立了榜样。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

开放场景有利于推动行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周晓勤

在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城市交通大动脉和大城市公共交通,城轨交通已成为我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纲要都强调了企业的主体作用,要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周晓勤表示,青岛地铁集团召开招商合作推介会,用第三期建设规划的近千亿级市场场景和订单、优秀的平台公司、灵活的互利互赢方式、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企业进行产业投资和市场参与。这对轨道交通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同时也希望成为国内其他城市参照的样板。

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主任朱晓兵:

构建“TOD+”生态 促进产业和城市跃升

朱晓兵

在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基层设施投融资改革的三大浪潮下,我国TOD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引领新城发展。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运营轨道就是运营城市。TOD城市战略,就要变“城市轨道”为“轨道城市”,即由投融资压力倒逼的被动举措变为以TOD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完善的顶层设计是实现TOD城市战略的保障,城市战略下的TOD特点和趋势是“全域、全模式、全生命周期、全主体参与”。

目前,青岛市已开展《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等顶层规划编制,明确了“三级四类”开发模式,建立了“21+N”重点项目库,形成了地铁集团、区市平台、顶级策划、龙头开发、央企施工“五位一体”的联合开发体系,覆盖一级土地整理+二级项目开发+三级项目运营“三级联动”全生命周期,以市场化运作保障项目高质量建成。“青岛已位列TOD城市战略第一方阵。”朱晓兵说。

青岛日报2022年1月21日5版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