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需要注意啥?@青岛人,这份消费提醒请收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30日讯 春节是购物、餐饮、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高峰期,相关投诉也一定程度增加,青岛市消保委梳理了近几年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几类投诉,提醒广大消费者智慧消费,舒心迎年。

一、理性对待各类促销

消费者在准备年货时,尽量按照实际需求购买,避免浪费。春节期间,商家通常会推出各类促销活动,比如发放优惠券、折扣券、赠券等。消费者要仔细辨别促销规则,留心消费券的使用范围、时间和金额限制,了解是否附带其他条件、价格是否存在先涨后降、明降暗涨等情况。

二、预定年夜饭需落实细节

为了让年夜饭吃得舒心,放心,消费者可以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订餐时,要提前跟商家就能不能自带酒水、有没有包间费、茶位费、付款方式、额外收费项目、取消变更的违约责任等进行确认。二是注意区分“订金”与“定金”。定金是法律概念,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而订金是否能退,需要根据双方约定以及实际情况而定。三是结账时,先看账单后付款,查验账单菜品和实际菜品是否一致,并保存好餐饮发票。

三、预付消费要量力而行

春节也是预付式消费的高峰期,尤其是美容美发、运动健身、保健娱乐等行业。消费者不要因为优惠幅度而忽视潜在的风险,消费前,应当先考察商家的经营能力,明确退费规则,结合个人的消费能力,尽量办理短期或小额的预付卡;同时签订好合同,把自己的权利和商家的承诺落实到纸面上。保存好发票、刷卡记录、聊天记录等凭证,以便后续维权。

四、信息安全不能忽视

消费者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地址等信息。有的商家进行促销活动时,会称扫码有免费礼品赠送等。有些二维码背后可能会暗藏木马程序,盗取个人信息,威胁资金安全。消费者扫码前,一定要谨慎,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如果有疑问,及时和举办方沟通,咨询真实情况,以免上当。

共促消费公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经营者要摒弃不良营销手法,承担好消费纠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可先与商家协商,表达合理诉求,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