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开新局,锐意进取绘蓝图

策马扬鞭开新局 锐意进取绘蓝图


■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展示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 崔冬妮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市北区锚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产业高端集聚之路、一流营商环境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越走越稳。

科技创新之路动能澎湃

新年伊始,市北区锚定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发力,把“如何提升创新力”作为钻研课题,致力于攻关新技术、搭建新平台、壮大新企业、引入新人才。

在市北区科技局,各科室一上班就恢复了紧张忙碌的状态。“年前我们就已对接了一些意向在市北区落地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来自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战略领域。目前正在进一步沟通,做好融资、银企对接等服务。同时,鼓励科技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并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该局负责人说。

在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的技术攻关之路同样笃行不怠,这是扎根于市北区的头部企业的共同写照。

“创新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像去年研制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全国首发,‘钩缓装置’产品荣获国家‘单项冠军’称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荣誉加身的同时,更深感“匠心为国”沉甸甸的责任。该公司今年将打造核心系统和关键业务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行业冠军;深耕数字技术领域,构建涵盖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用、智能维护的“轨道交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努力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引入深工协资源的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也正借力“工业互联网+”成为创新洼地。该中心在去年引入24家中外工业设计头部企业、促成60余家企业对接,今年将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RCEP成员国建立密切联系,计划举办RCEP青岛设计节、RCEP设计交流会、“设计×制造”产业对接会等活动,推动工业设计街区、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云平台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引领青岛产业转型升级。

借工业互联网东风,市北区还将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培育柠檬豆、百洋智能等一批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青岛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产业高端集聚之路步伐稳健

眼下,百洋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生物科技园、春光里等特色产业园区正在市北区汇聚成强大的集群竞争力。今年,市北园区建设步伐更快:德兴路29号工业楼宇加快建设,而丰智能产业园、东软能源物联网等项目力争开工,中烟科技产业园、中车智汇港等都市产业园力争打造成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在市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的口中,这些新变化值得期待——中车四方所轨道交通核心电子系统电子数字化工厂、青啤智能包装线、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加快产业落地,华电大数据中心开工建设,纺织谷、橡胶谷等产业园区将应用5G“双千兆”场景,中车、青啤等龙头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

在环胶州湾东岸,以国际邮轮母港区为核心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创新试验基地片区正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虹吸效应”,新航运、新金融、新贸易三大主体在此集聚,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等项目力争进阶“北方龙头”,山东港口集团旗下的金融、文创等公司纷纷在此处落户,人工智能等千亩产业集聚区锣鼓正酣。

作为邮轮港区建设和产业培育主体,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将在建设、产业、投资三大服务板块持续发力,力争5月份与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组建商管公司,启动区商业项目及配套物业的初期运营管理。我们还将着眼‘首店经济’,吸引新形象店入驻,构筑新锐、先锋、沉浸式的滨海港区商业新地标。”

一流营商环境之路高标优化

营商环境一直是市北区高度重视的一环,争创一流一直是市北持之以恒的目标。

历史街区是市北区西部未来发展的新燃点。市北今年在城市更新上发力,引进专业团队完成历史街区的业态功能梳理和策划定位,结合建筑特色点穴式引入产业项目。据历史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点建设四方路街区海泊路周边、即墨路两侧、宁波路两侧的开街场景,力争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吴淞路三角地和国际商事商办中心达到招商要求。与此同时,四方路街区、馆陶路街区和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将完成4.44万平方米建筑的保护修缮,同步启动无棣路街区、三江路街区、黄台路街区和长山路集中片的产业定位计划。

作为城区中部楼宇经济的排头兵,中央商务区因聚集了全区91座商务楼宇中的47座而底气十足。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新一年里既感到责任重大,又同时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域楼宇管家的作用,通过与资产运营方(物管方)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提供特色产业培育、强化租税联动、提高楼宇企业经济贡献度等多元化的精准服务,推动特色楼宇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国际航运中心将累计引进航运贸易上下游企业70家,新金融产业园将落地16家以上金融机构,浪潮大数据产业园交付使用,浮山后片区以数字科技和产业互联网两个千亩园区作为“双轮驱动”培育新的增长极。

成立四个国有资本平台公司是市北区提升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今年,这些平台公司将创造更多资本先发优势。作为四大平台之一,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充分利用资本力量,做强土地开发,做专产业投资,做优园区配套,做实招商运营。“具体来讲,就是全力保障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以资本赋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构建区域产业生态集群。”

在迈向“一流”的征程中,市北区始终聚焦于行政服务更加高效优化,“一事全办”将在市北全面铺开。据市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介绍,今年“一事全办”主题式服务系统将上线,依托山东政务网建设市北区“一事全办”应用模块,对68项主题式服务事项进行系统配置,新增“一事全办”“一业一证”服务,深度推进审批数据共享应用,建立审批服务效能监测预警体系,协调落实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其中一个亮点是将加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文件等应用推广力度,通过手机亮照、在线提交、线上打印、无感认证等方式,加快推进“无纸化智能审批”。

今年对意向扎根市北区的企业来说,距离将不再成为阻碍。因为市北区将扩大“异地通办”范围,不但在各政务服务分中心和基层服务大厅增加“异地通办”窗口,还与海关、贸促等涉外部门探索部分事项实现“跨国办”。不久的将来,“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异地通办”将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黄 岚)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