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激发动力活力 再造“N朵金花”
嘉宾建言献策青岛高质量发展
以资本赋能焕活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引擎,聚焦青沪企业、项目、资本、智力的紧密链接和区域协同,“双循环”格局下的经济韧性有道可循。在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年会筹备过程中,第五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不断开拓青岛“朋友圈”,一场精准聚焦、精彩纷呈的青沪企业家盛会最终得以呈现。
“站在时代变迁的窗口,我们努力寻找正在发生的未来。未来的能见度依然不高,但已隐隐露出轮廓,东方开始出现鱼肚白。”正如论坛年会主旨演讲环节嘉宾周道洪所言,关键不是所见,而是远见。以资本为名,以共赢为帆,青沪合作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青岛是北方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城市,青岛的国企改革经验,对全国国企改革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围绕在接下来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如何实现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宋志平就“资本市场和国企改革”进行了观点分享。
宋志平认为,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和前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工作,核心是公司治理、公司透明度和如何做优做强。国有上市公司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责无旁贷,尤其是要做强主业,持续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结合地方禀赋优势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与此同时,也要规范治理,强化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公司价值。“地方发展经济要发挥资本的力量,从全国来看,哪里资本市场发达,哪里的经济就繁荣,企业也一样,只有既重视产品市场,又重视资本市场的企业才能快速发展。提升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首先要转变观念,从重视融资到重视机制,从重视管理到重视治理,从重视利润到重视价值。”宋志平说。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
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道洪:
国企管资本亟需确立基金化思维
存量经济时代来临,也意味着以头部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大企业为中心的时代来临。从经济增长动力来分析,短期增长动力主要看需求侧“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长期增长潜力取决于供给侧“三驾马车”:劳动、资本与创新等要素的投入数量或提高全要素的使用效率。
“资本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充实权益资本是王道:供给侧的资本(资本积累)与需求侧的投资(资本形成)构成硬币的两面。”周道洪认为,资本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突围的战略活棋。围绕资本、资金过剩的基本面,推进资本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突围见效最快的良方。而探路国企资本化时代,国企管资本确立基金化思维有望扫清诸多障碍。
城市经济发展千头万绪,周道洪建议政府务必“抓大放小”。发力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园区经济一体化运作、联动发展。上市公司跨区域整合、优化业务布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级大产业。“创新+资本”,将开启经济成长之路。
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道洪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在蒋颖看来,专业实训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才创新实践。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青岛有非常多的优秀企业代表,都是转变管理理念、营造创新文化和空间的榜样。蒋颖注意到,青岛积极融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通过制度创新打造“五区”,明确了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和优化人才管理“软” 环境,激发一流人才潜力,赋能青岛发展。
基于德勤对未来工作的研究,组织要从“生存”心态转变为“成长”心态,和员工共成长。针对青岛人才发展,蒋颖建议,优先吸引山东、青岛籍人才,尤其要重点关注有5至10年工作经验的核心人才。通过采取建设“沪上人才飞地”、解决优秀人才后顾之忧、进行高薪激励、分配股权等方式,实现人才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激励和人才管理。
“青岛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高校资源日趋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员工基础素质好,政府工作执行力强且有发展的决心,未来可以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蒋颖坦言,青岛企业需要更多的传承与创新闯出青岛发展的第二曲线,再造“N朵金花”。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马晓婷)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