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锻造交通铁军,当好攻坚行动“开路先锋”

锻造交通铁军,当好攻坚行动“开路先锋”

市交通运输局以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推动项目大建设、产业大发展、服务大提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8日讯 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要从大处着眼谋划实施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又要从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出行需求等小处落笔,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月28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的“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动员会上获悉,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奋力开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新征程。动员会传达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关于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虎成表示,“我们要聚焦到能力提升上,落脚在具体行动上,以刀刃向内的态度正视存在的问题,持续深入打好作风能力建设组合拳,坚决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行为之弊、作风之诟,着力锻造‘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交通干部铁军,以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推动项目大建设、产业大发展、服务大提升。”

当前,交通项目特别是公路项目规划建设推进难的主要原因是审批环节多、要素约束多、管理碎片化、时序统筹难。为推动实现“前期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完工、完工项目早见效”,市交通运输局将打破常规、流程再造,在公路项目规划建设中探索推进“全咨+代建”新型模式。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王在峰介绍,在项目前期阶段,委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统筹开展可研及相关支撑手续办理工作;在项目建设阶段,确定代建单位具体组织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的路网规划、技术方案、建设时序、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市级统筹能力,探索形成适应全市公路项目建设新形势、符合市与区(市)两级事权财权划分新规定的公路项目建设新模式,全面提速项目规划和建设进度。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包括LNG三期码头工程、鲁海丰码头一期工程、振华原油库工程、粮食筒仓三期工程和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5个港口项目。目前,1个项目正在施工,4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我们将把改进作风与攻坚突破结合起来,以作风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查摆短板弱项、认清差距不足、找准努力方向。”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处处长林积恩说,面对投资大、任务重的港口项目,认真执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责任主体、每一个具体环节、每一个时间节点,细化形成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真正压紧责任、抓牢措施,确保攻坚行动有序有效开展。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谋事为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乔文锋说,今年,将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推进地铁新线运营,加强综合客运枢纽衔接,实现综合交通零距离换乘;持续释放青岛枢纽高等级列车开行能力,加快推动青岛都市圈市域铁路及胶东半岛城市群铁路公交化运营;在出租汽车行业大力弘扬“红飘带”精神,推进驾校“第三方学费监管”机制,提高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上传率,营造公开透明消费环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