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知道你是去保护更多人了”......她们是母亲,更是“战疫”的勇士

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她们依旧奋战在核酸检测点、隔离酒店、消杀现场……

“妈妈,我知道你是去保护更多人了”

莱西市一处核酸检测点,一位小姑娘在医护人员防护服上贴上了小红花。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群女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知疲倦地奋战在莱西疫情防控一线:核酸检测点、隔离酒店、社区卫生院、消杀现场……她们是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巾帼从不让须眉,危难时刻显担当。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完成了从天使到战士的身份转变,用柔弱的臂膀撑起了阻击疫情的“半边天”。

“亲爱的妈妈,我已经好几(天)没看到你了”

“亲爱的妈妈,我已经好几(天)没看到你了,虽然你没有时间陪我,但我知道你是去保护更多人了!你的儿子胥怀杰、胥孝杰。”3月8日凌晨2:30,刚刚在隔离点忙完的李进,看到了手机上儿子发来的妇女节礼物——一张手写纸条,略显稚嫩的字迹歪歪扭扭,还把“天”字给漏掉了,“虽然”“陪”“但”“保护”“更”这几个不会写的字还是用拼音代替……她这时候才想起,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而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礼物。

李进的孩子展示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李进是莱西市夏格庄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便像“陀螺”一样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状态。进驻隔离点后,“随叫随到”是李进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深夜接待隔离人员入住,安抚隔离人员焦虑紧张的情绪,及时送达隔离人员需要的物资,用她自己的话说:“不论时间,使命必达。”

工作至凌晨的李进疲惫地坐在地上。

“不敢和孩子们视频,怕崩不住哭了”

“已经4天没有见到家里的三个宝宝了,至少半个月都见不到了,但我不敢和孩子们视频,怕孩子那声萌萌的‘妈妈’,会让我崩不住哭了。”3月8日下午,和记者通话时,栾钰婧明显顿了一会儿,声音有些哽咽。她是莱西市机关工委的一名党员干部,丈夫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家里三个孩子,大宝4岁,双胞胎小宝仅22个月。

工作中的栾钰婧

从3月4日夜开始,夫妻二人就冲锋在抗疫一线,孩子们只能丢给家中老人照看。“之前几天负责24小时应急值守,今天下午1点半接到通知到隔离酒店帮忙,负责对接酒店内各种事宜。工作量很大,这几天几乎没怎么睡。”栾钰婧告诉记者,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她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家,“灾难无情人有情,为了更多家庭团聚,为了尽快战胜疫情,我们要做最坚强、最勇敢的父母,做孩子们的好榜样!”

“他们知道,配合就是最大的支持”

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女性,坐在地上倚墙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略显凌乱的头发,眉眼间满是疲惫,下午阳光的照射下,她在墙上的影子拖得老长,门玻璃上映照出她并不坚实的后背,旁边还杂乱地摆放着几个塑料饭盒……

李彩玉这张倚墙休息的照片让无数人“破防”。

这张朋友圈广泛转发的照片让无数人“破防”。照片拍摄于3月5日下午,主人公是店埠镇机关工作人员李彩玉,彼时的她,刚刚完成第三波转运任务,距离第一波转运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

3月5日凌晨1点,一直待命的李彩玉接到集合通知,任务是负责转运莱西七中的学生家长,当时只有她和孩子两人在家,她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孩子,打开卧室监控,整装出发。路上她微信告知家人孩子的情况,得知孩子的爷爷奶奶所在社区封闭管理,李彩玉发了条微信给孩子舅妈,拜托她醒来后去照顾一下孩子。

从凌晨3点开始第一波转运到倚墙休息,李彩玉一直没停下:“转运组年龄最大的快60岁,前辈都这么拼,我哪能懈怠。”其间,孩子醒来,李彩玉也只是通过监控告诉女儿:“妈妈去跟病毒战斗了,你自己穿好衣服等舅妈过去接你好吗?这样妈妈就能安心工作了。”懂事的女儿不哭不闹,一直等到舅妈到来。

“让人感动的是,尽管多数学生的家人已进入梦乡,但他们接到通知后没有怨言,迅速收拾好行李集合出发。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虽然不知道去哪儿,怎么去,去几天,但他们知道,配合就是最大的支持。”

“等春暖花开,我会带着孩子与你们相见”

“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自3月5日晚赶回店埠镇政府已经有三天了,从刚开始心中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到现在力量满满,大家都在不断成长。我的工作是核酸系统操作员,主要负责采集人员的信息录入。室外零下几度,冷风飕飕,但身边人的关心和市民们的理解,却让我们心怀感慰。同事都打趣说,像是进入了集体生活。疫情虽然打破了固有生活节奏,但却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理解和交流。”这是从大连远嫁莱西的孙东灵忙里偷闲写下的一段话。

孙东灵奋战在抗疫一线。

莱西疫情发生后,孙东灵远在大连的父母每天5点就起床看新闻,努力搜索最新情况。“本来不想跟他们说太多,但是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没办法隐瞒。我知道他们每天都过得很焦灼,每天都叮嘱我一定要注意防护。”孙东灵写道,“但是我想说,莱西这座城市真的很好,我从来没有后悔来莱西,领导、同事、朋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你们在海的另一端一定要放心。等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会带着孩子与你们相见!”

“怎么又说起孩子了,还是换个话题吧”

“‘喊楼’的时候一定要提醒我们的居民,保持3米间距,带好身份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好厚衣服。”3月8日下午,莱西市水集街道翡翠城社区核酸检测点,“80后”社区书记董超正在喊话。

董超负责的社区有8000多名居民,为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她要协调志愿者划分区域、提前登记、引导进退场、确保间隔距离等措施,助力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尽管已经三天没有合眼,嗓子更是有些沙哑,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她还是尽量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在现场指挥。

董超告诉记者,这个小区里的很多居民是从甘肃、吉林等地搬过来的,因为方言的问题,在交流上有些吃力,为此她们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好在居民们非常配合,让她和同事们很感动,“我们分成六组同时采集,大家也是尽可能做到细微处,能想到的都去做到。”

忙活了半天后,董超才抽空拿出手机,里面有女儿微信发来的节日祝贺,她这才想起今天是她的“节日”。“10岁的女儿自己在家里,这几天饮食起居全靠自己,孩子很懂事。怎么又说起孩子了,还是换个话题吧,你看我眼泪都下来了!”董超转过身,努力把眼泪憋回去。

在董超的带领下,社区两轮核酸采样顺利完成,没有漏下一户、一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