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大爷、大妈,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2日讯 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们却冲到了抗疫一线,成了让年轻人佩服的“硬核大爷”“硬核大妈”。3月5日开始,莱西全面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龙水社区小河崖村年近七旬的老村医刘希山主动请缨,报名参与核酸检测工作。老人所在的小组负责三个自然村1000多口人的核酸采样,排队检测的人采集结束后,他们还要收拾好设备物资,到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采集。
乍暖还寒时节,即使穿了棉衣、羽绒服,在外面长时间站立也会被冻透,忙起来再出一身汗,浑身衣服又粘又凉。刘希山血压高,血糖也高,经常连药都顾不上吃,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大家却从没听到他喊过一句苦和累,话语间依然是往常的乐观与担当。
他跟一起工作的年轻人开玩笑说:“你们年轻人要拼能力和体力,我老头子不中用,就拼命!作为一名医生,祖国需要的时候就要冲在前面,能为国家效一点力就效点力。”
70岁的张俊英是店埠镇前水口自然村的一名老党员,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虽然我退休了,但我熟悉群众工作,对村庄人员分布情况了如指掌。”张俊英拿着记录本和小喇叭走村入户摸排重点人群、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当起了抗疫“宣传劝导员”。
全民核酸检测启动后,张俊英更是第一个报名,冲在一线。确认采样、粘贴标签,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保证快速、准确、高效。任务急、人员数量大,张俊英经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周围人劝她歇会儿,她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先上,这是责任,也是使命,义不容辞。”
轮椅上的王忠文:尽己所能出一份力
疫情给莱西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很多人却默默地开启了“加速度”,为守护莱西出一份力。住在岭南峻景小区的王忠文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居民们,拉开距离排好队,分开站好更安全。”在岭南峻景检测点,残疾人志愿者王忠文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疏导居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42岁的王忠文,是脊髓损伤一级残疾,疫情发生后,他自发在小区微信群里征集了几位业主,成立了志愿者小队,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确保核酸检测有序进行,王忠文主动协助物业,开会安排检测流程,画图讨论方案,现场研究场地,并为上网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休息时间随时检测。
“虽身有残疾,但此时党和政府需要我们,我们就是战士!尽管分工不同,但大家都在一起努力抗疫。”王忠文说,他做志愿者的事在朋友圈里传开后,鼓舞了很多人。无论是居家防护还是坚守一线,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疫情不走,我们不散!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在这座温暖的城市,每个人都是最勇敢的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责任编辑: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