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船总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国信1号” 获批全国首个养殖工船运营管理试点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7日讯 近日,“国信1号”获批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深远海养殖运营试点,试点期三年。标志着青岛市在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推进海水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方面走在了全国领先位置。

作为新生事物,“国信1号”养殖工船的设计建造、养殖生产和行业管理在国内尚无先例,运营试点的批准确属来之不易。青岛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会同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四次赴京向行业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两次组织大范围协调会,听取多方对“国信1号”运营期间跨省、跨海区、跨领海生产作业的管理要求。

“国信1号” 由青岛国信集团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建造。船体总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载重量约10万吨,排水量13万吨。全船共15个养殖舱,单个养殖舱养殖水体约为5600立方米,全船总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

作为深远海游弋式封闭养殖平台,“国信1号”在设计上兼具自航式移动和锚泊固定两种模式。在深远海,“国信1号”将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等环境因素自航转场。同时,该船通过养殖水体交换系统实现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不间断交换,可实时调整舱内水体温度和盐度,为鱼类生长创造适宜环境,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国信1号”将主要开展大黄鱼、大西洋鲑、石斑鱼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为国民提供优质海产蛋白。

下一步,国信集团将积极推进“国信1号”的运营筹备,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综合优势,做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排头兵。到2035年,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规模的深远海养殖船队,打造形成世界领先的深远海养殖船队,助力青岛掀起以设施渔业为标志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伟)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