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修工、驾驶员到社区消杀员、样本转运员,青岛这群小伙子见“疫”勇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1日讯  他俩是公交车辆维修工,他是一名校车公司后勤服务人员,到了莱西后他们三人角色转换变成了身穿防护服的社区消杀员、卡口志愿者;他是一名校车驾驶员,接到运输任务后立马变成了核酸样本的转运员……在青岛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青岛城运控股集团职工见“疫”勇为无惧病毒,冲锋在前彰显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青岛早日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韩亚涛和张顺:从公交维修工到“白墩墩”青年

“我要去莱西支援!”3月12日中午,收到城运控股集团团委发出的召集令后,城运控股公交城阳巴士公司汽车修理工韩亚涛和张顺第一时间报名,并如愿成为青岛城运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于3月13日化身“最美逆行者”,奔赴莱西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转眼,他们在莱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过去了一个周。

为群众上门送米面物资、楼道生活区的喷雾消杀、小区生活垃圾清理销毁……两人负责的这些工作有风险且较为繁重。但面对任务,两人没有任何怨言。每天一起床,两人都要套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执行各项防疫任务。这几天,尽管莱西寒潮来袭,温度较低,但每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时,被汗水浸透的身体总会冒出肉眼可见的白气。“通常一大早6点不到就起来,中午有时候实在太累会奢侈地眯5分钟,正常都是工作到晚上9点半、10点才能回到临时帐篷休息。”说起这几天的工作状态,两人轻描淡写地说,不辛苦,我们俩是公交维修工。以前,无论三九寒冬,还是三伏夏天,都要检修公交车为乘客安全出行服务,这次流这点汗不算什么!

“大娘,这些蔬菜放在门口,垃圾我们带走了哈!”“大爷,家里缺什么给我们说啊一定,我们给你们送过去。”几天时间过去,这两个公交“小扳手”迅速成长为被当地居民信赖和认可的“白墩墩”青年。

张平:从校车后勤人员到社区消杀员

最好的爱情是理解,最好的教育是支持。接到城运青年突击队出发时间通知的那天,城运控股交运西海岸事业部温馨校车公司后勤人员张平才把自己要前往莱西一线的决定告诉了刚结婚没多久的妻子。“去吧,家里你就放心,照顾好自己,注意防护!”没有豪言壮语,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妻子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来到莱西后,张平每天都要背着很重的喷雾器进行社区消杀。初春的温度依然较低,他穿着防护服却像中暑一样,全身湿透,又热又冷,但他毅然坚持着,一遍一遍地对每个角落进行仔细消杀。在做好社区消杀工作之余,他顾不上休息,又来到社区入口,协助工作人员认真登记进出车辆和行人信息,全力落实好各项防疫规定。

张平负责消毒的辖区里有两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络。一次,一位老人委托张平帮忙购买止泻药。由于老人年纪较大,听力有些衰退,张平耐心地一遍遍跟老人沟通着。为确保安全,他还要来了老人女儿的电话进行确认。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人以最短时间拿到了所需药品。

由于执行工作任务时需要穿着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张平一天很少喝水。连日来的连轴转,让他嘴唇干裂,嗓子嘶哑。“既然来到了抗疫一线,就要全身心投入。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张平说道。

汤彦飞:从校车驾驶员到核酸样本转运员

汤彦飞是城运控股集团交运黄岛温馨校车灵山卫片区的一名校车驾驶员,也是一名党员。从3月14日起,他变成了核酸样本的转运员,每天驾驶车辆安全及时地将样本从西海岸各个采样点运送至检测机构。

核酸检测样本的转运工作并不复杂,但却要求严谨细致。首先车辆必须保持绝对清洁,样本放置区要使用防护膜进行隔离,车辆内外必须保证“一圈一消毒”,每次转运前和转运后都要进行全面消毒。核酸检测工作量大,运送频次高、持续时间又长,工作人员十分辛苦。在等待核酸样本收集期间,汤彦飞还主动当起了核酸检测志愿者,帮助工作人员维护检测现场秩序、核实参与检测人员的健康码及信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核酸样本分装打包,尽自己所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核酸检测工作从早晨开始基本会持续到夜晚10点以后。为避免中途换防护服节约防疫成本,汤彦飞在执行任务期间几乎不饮水。截至21日,汤彦飞共参与核酸样本转运40余车次,转运核酸样本近2万余份,为构筑全民防线贡献了力量。疫情无情人有情,汤彦飞说,只要有需要,他会一直积极配合,尽自己所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邵英世 王尊 杨鞠)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