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埃塞俄比亚首都签订协议,海信海外承建的首单智能交通集成项目进入实操阶段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2日讯 记者近日从海信获悉,海信已于3月中旬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将在未来两年打造一套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这标志着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单智能交通集成项目进入实操阶段。海信将从非洲开始驶入B2B产业出海的新航程。


海信与亚的斯亚贝巴市政府签约。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海信家电产品出海也是从非洲开始的。1994年,海信进入南非市场,从此开启了国际化第一站,并迅速成为当地第一家店品牌。

从家电出海到代表中国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开始系统性走出海外,海信在非洲市场的开拓无疑是成功的。而这份成功的背后,远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出海’一带一路’,很容易便能赚到钱”。某种意义上,“一带一路”是一个比欧美更难开拓的市场。企业要克服各种各样不曾预想到的难题。海信埃塞项目经理,也是海信该项目首批抵达当地的工程师之一陈效文在当地推动项目落地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要用2年跨越20年

2021年12月29日,在很多人正忙着准备庆祝2022年元旦的时候,陈效文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后抵达了距离中国8000公里之外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

尽管彼时当地正在经历一轮新冠疫情高峰,但陈效文还是在抵达后没过几天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考察当地的交通状况。此前,由于疫情原因,海信智能交通工程师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到当地考察交通情况,而是一直通过线上方式与常驻当地的商务伙伴团队进行沟通。

他发现,“等”是在埃塞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常态。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人口500万,是非洲最大城市之一,公交是当地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但由于客流量大、公交覆盖率低、发车间隔长、调控不精准,每到高峰时段,当地交通状况容易拥堵不堪、人车混行,乘客动辄就需等待30-50分钟。如果硬要做个比较,当地公共交通的整体状况相当于国内大概20年前的水平。

但别看起点较低,当地政府对此次项目的要求可不低,轻轻松松就完成项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为了提升市民乘车体验欠佳,当地交通部门对此曾专门找咨询机构出过一份近800页的“诊断方案”。而当地政府要求项目完成后,市民能通过手机、电子站牌就能及时了解车辆到站信息,驾驶员的行为能被全程监控,如出现疲劳驾驶,车辆自动实时报警。这与当前国内公交的智能化水平几乎相差无几。

亚的斯亚贝巴公交站

此次项目在招标时也设置了较高的招标门槛,对企业过往业绩、技术实力等有严格要求,比如其中“至少一项不低于1200万美元的已验收的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海信与商务伙伴也想尽各种办法了解当地现状和技术要求,不断优化方案,最终用9个月的漫长时间拿下了项目。

但这才是刚刚开始。虽然招标方案已经明确了对当地公共交通的优化提升方案,但要将方案落地并照着图纸盖楼那么简单,不仅要改进和新装各种各样的软硬件,还要教会当地公交运营管理方如何使用这些智能化技术更好提升运营管理模式。正如陈效文所说,“从技术上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因地制宜”。

办事还要“介绍信”

技术和产品或许还不是最难的。面临与国内几乎完全不同的文化,陈效文还要拼命调整自己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办事方式。

陈效文抵达亚的斯亚贝巴之后,除了组建团队、到马路上调研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处理项目落地所需要的文件。

虽然都是事务性的工作,但处理起来却比陈效文想得复杂的多。比如,项目的具体推进需要与当地的公交公司联络。陈效文需要先让同事写一封信,签完字盖好章之后交道他们的档案室,由档案室复印之后再转给相关的部室,然后他们再回一封信,才能开始办事。“这有点像咱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介绍信。”陈效文开玩笑说。

让陈效文需要重新适应的还有太多太多。

埃塞俄比亚跟国内有5个多小时的时差,经常是陈效文刚刚入睡,国内团队的信息就发过来了,而为了尽快敲定相关事宜,刚到埃塞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但按照当地的工作习惯,他却很难让其他当地同事或者客户也跟他一样拼命加班,“给他们加班费他们都不来”。

更有一次,陈效文需要急用一份打印文件,事先跟打印店约好周六加班帮忙打印。但当他们跑到店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闭,联系以后店主表示周末干活,所以就不来了。

“在国内很简单的事儿,到这边就很难。”陈效文说,经常干着干着就突然停电了,“停电以后有的地方还要有发电机,没有发电机什么也干不了”。

虽然在当地遇到了很多事先无法想象的困难,但陈效文还是卯足了干劲。最近,他找了两个老师,一个礼拜上22个小时的英语课,努力提升语言。他有信心,能漂亮地完成海信智能交通出海的首单项目。

打造B2B产业出海“一带一路”样板

从家电产品到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海信在“一带一路”市场开拓上又踏上了全新的起点。

海信网络科技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牟三钢介绍,南非、西非区域、迪拜、印尼、泰国、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都是未来海信智能交通将重点布局的市场。而在中东欧地区,已在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推进相关项目。

埃塞俄比亚项目无疑将成为标杆和样板。

尽管海信在家电产品出海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沿用,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以前是直接面对产品用户,可以说是卖产品,但如今最终用户不是你的客户,卖的是一种能力和方案。”一位曾经负责家电国际营销如今负责商用显示国际营销的海信国际营销人员如是说。这意味着着营销思路和服务思路全部都要发生转变。

而这究竟将是一套怎样的方法论。陈效文将通过埃塞俄比亚项目将尝试作出解答。(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