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4日讯 “海旭项目基础浇筑结束,基础开始回填。”“凯霖成项目正在基础施工,部分开始基础浇筑。”“联东智造港一期共15个楼座,目前基础开挖8个坑楼座,其中2个楼座垫层浇筑完成,2个楼座基础浇筑完成。”“华美智联信息港11个楼座,3个楼座建至地上三层……”这是即墨区潮海街道微信工作群内重点项目进展图表上的记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该街道以“管家式”服务助项目建设加速度。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日常工作便调整到‘无休’状态,时刻备战,随时迎战。”即墨区潮海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季介绍说,“基于重点人群的排查需求,在街道范围内,就辖区企业包含进口企业开展核酸检测,本着应检尽检的原则,设置了8个临时核酸检测点,目前已陆续开展5轮检测,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协同医务工作者开展采样,覆盖各企业员工近4000人。”
为将核酸检测效率提升最大化,基于第一轮核酸检测经验,潮海街道与企业共同研究出了高效核检“妙方”——以员工花名册为基准,按照班组为每位企业工作人员排序,设置个人专属编号,报号参与分批检测,分拨查漏补缺,尽可能地将核酸检测的时间压缩到最少,每小时约完成200人的核酸取样,员工完成核检后迅速离场。
受疫情影响,有的项目需要自济南、烟台、潍坊等地运送至的建材原材料采购成问题,司机雇佣成本上升,运输周期拉大,街道积极协调沟通,协助企业沟通其它省市的原材料资源,发挥本地同城互助属性,由平度等市内区市协调所需,尽量为项目动工缩短时间。
青岛智造港项目经理高航对于街道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街道在进项目现场服务中,为该项目解决了水电等施工难题,促进项目方春节后即安排一线建筑工人尽早进场开工,2月底完成了工人招募,比计划工期提前了20天,规避了后续疫情管控带来的施工人员紧缺风险。疫情期间,项目在工地封闭状态下正常施工,街道协同相关部门完成了施工场地电力配备情况的远程视频现场验收,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兰玉乔 姜红翠 文/图)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