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4日讯 清明节即将到来,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按照中央、省安排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青岛市文明办今天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
一是倡导安全文明祭扫。落实抗“疫”从严从紧要求,服从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各区市防疫工作的统一部署,做到不聚众、少聚集。倡导践行文明新风尚,通过网上祭扫、居家追思、线上献花、诗赋哀思等祭祀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已逝故人的缅怀之情。有序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于清明节当日收看青岛市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活动视频仪式,号召广大未成年人弘扬英烈精神、继承英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发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规定、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等方面的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二是适当组织线上民俗活动。围绕节日活动主题,结合各自实际,深入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加强对节日习俗和非遗保护,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对节日文化进行时代化解读、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将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线上传递,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运用线上教学、网络班(队)会等形式,面向青少年开展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文化讲座、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节日习俗、传承中华文化。
三是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以引领文明新风尚为切入点,就近就便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宣传辅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厚养礼葬,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不盲目攀比。倡导维护城乡环境整洁、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摒弃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点香烧烛、燃放鞭炮等不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不污染损害、不影响他人、简约适度的良好品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通知》要求,各区市、各单位要把清明节主题活动与做好疫情防控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推进移风易俗,创新传统节日形式和载体,精心设计群众便于参与的节日活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