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亩均增收近500元!青岛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6.74万亩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3日讯 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重要时期。在各区市,岛城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春耕春种助力。在平度市棉花原种繁育场场区内,一台台自走式喷灌机正在作业,通过农灌电接线墩提供动力,从蓄水长塘中取水进行春灌。

据了解,该片区域属于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该场区建设内容涵盖蓄水长塘、灌排水渠、生产桥涵、硬化道路、田间输配电设施及堆肥还田项目。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在本次春灌中发挥极大作用——蓄水长塘的建设保障了水源稳定性,农灌电、生产道路的配套,为喷灌机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名管理人员可操作40多台喷灌机同时工作,5天内可完成场区4700亩的灌溉任务。

“今年以来,青岛市累计降水量21.4毫米,比去年同期少38.2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4.4毫米,新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保障了34万亩项目区春耕浇地需求。”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处处长左强志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前期规划过程中,重点投向项目区生产最亟需的水源、配电及生产道路等问题,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青岛共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461.06万亩,其中已建成366.74万亩。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使项目区粮食产提高10%-20%,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分别减少13.8%、19.1%,亩均带动农民增收近 500 元。

据介绍,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建设重点、补齐生产短板。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作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同粮食功能区、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等结合起来,突出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着力解决我市农田抗旱防汛“最后一公里”问题。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投资2.88亿元,建设了塘坝63座、农用井1025座、泵站125座、沟渠496公里等农田水利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高标准农田开展堆肥还田培肥地力试点项目,试点区域3.19万亩,就近利用项目区周边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畜禽粪便等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实施机械化、标准化堆肥工程,整村整镇、成方连片推进土壤改良,防止地力下降。记者看到,莱西市院庄村试点区域,通过培肥改良后,土壤有机质增长19.62%、有效磷增长19.86%、土壤PH值下降3.74%,土壤养分得到进一步提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