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日子,新郎官却再三“爽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1日讯 “值此我队队员周鸿晨新婚大喜之际,恭祝周鸿晨先生、张婧女士新婚快乐!新冠疫情阻挡了你们的婚期,但你们的爱永远不会延期,幸福也从来不会缺席。待疫散花开,人间无恙,我们再共同分享你们的喜悦和快乐!——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4月9日上午,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全体同事纷纷为青岛市市立医院支援上海的“新郎官”周鸿晨发来贺信。4月9日原本是周鸿晨结婚的日子,但他正在上海抗疫一线,婚礼只能延期举办。由于疫情,他的婚礼已推迟三次。


今年28岁的周鸿晨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核酸实验室的一名青年技师,他和未婚妻恋爱8年,年前他们已准备举行婚礼。没想到疫情反复,春节前周鸿晨被外派支援天津核酸检测工作,婚礼计划推迟。3月初,青岛发生本土疫情,他和核酸实验室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奋战一线,根本顾不上婚礼的事。转眼到了3月中旬,他们的婚期终于定在了4月9日,请柬都发出去了大半。结果4月3日一道战疫集结令传来,周鸿晨再次随队出征援沪,婚礼只得再次延期。

疫情能“阻止”一场婚礼,但阻挡不了两颗真心,互相为依靠,又互相为铠甲,这可能才是爱情的真正含义。有队员开玩笑地问道:“小周,你这样亏待新娘子不怕她生气?”周鸿晨说:“婚期可以再选,可抗击疫情不能耽误。她一直都很支持我。等疫情散去,我一定补给她一场浪漫的婚礼。”对于未婚夫的多次“落跑”,张婧给予了充分理解,她坦言:“刚开始会有一点点抱怨,但后来更多的是担心他。工作职责所在,我都能理解。我相信,一个责任感满满的男人才是我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除了未婚妻,周鸿晨的家人同样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当周鸿晨在奔赴上海的列车上给家人电话报备时,他的父亲只说让他做好防护,认真工作,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心。其实,当时周鸿晨84岁的爷爷突发脑梗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直到几天后,周鸿晨要和爷爷视频通话,才得知真相。他说:“我从小是被爷爷带大的,希望早点圆满完成任务,回老家看看爷爷,尽尽孝道。”

医疗队的同事们得知情况后,利用休息时间,为周鸿晨和未婚妻精心制作了祝福卡片和短视频。“祝周哥和嫂子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恭喜恭喜,祝愿小周和小张花好月圆、天长地久。”“青沪同心,共同抗疫,上海必胜!”......战友们的句句暖心话语是给予这对青年伉俪最真挚的祝福和鼓励。

4月4日下午,周鸿晨就和队员一起进入了上海当地一家医院的核酸实验室工作。很多人以为在实验室工作很轻松,其实,按照实验室的要求,核酸检测队员需要穿着防护服在负压的环境里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由于活动受限,他们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机器运转起来实验室的温度会随之升高,有时会出现类似高原反应的憋气、头痛现象。

工作中周鸿晨和其他队员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标本前期处理、核酸提取、扩增,然后再出报告,如此循环反复。由于样本中阳性率比较高,出现阳性还要进入复核程序。因此劳动强度比过去大很多,危险性也更高。

据悉,青岛华大气膜版“火眼实验室”已在上海市普陀区搭建完成并完成调试,将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气膜版“火眼实验室”由6个气膜舱组成,投入使用后能够日检测通量5万单管,周鸿晨将在这里与队员们一同进行核酸样本检测工作,为上海抗疫助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张瑄)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